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不见舆薪 |
解释:看不见一车柴禾。比喻不下功夫去做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... |
... |
不倒翁 |
解释:本是一种玩具。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可是失望、遭欺骗的情欲,被... |
... |
不吝珠玉 |
解释:吝:舍不得。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。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。出处: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恰... |
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,就对拜住道:“老夫再欲求教,将《满江红》调赋“莺”一首,望不吝珠玉,意下如何?”----... |
不速之客 |
解释:速:邀请。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。指意想不到的客人。出处:《周易 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”... |
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-----先秦·佚名·《周易·需》... |
不成体统 |
解释:体统:格局;规矩。指言行没有规矩;不成样子。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3回:“刻印不及,以锥画之,... |
李乐、韩暹又连名保奏无徒、部曲、巫医、走卒二百余名,并为校尉、御史等官。刻印不及,以锥画之,全不成体统。---... |
步雪履穿 |
解释:形容人穷困潦倒。出处:唐 王维《送郑五赴任新都序》:“牵衣肘见,步雪履穿,获戾由中,是贫非病。”... |
牵衣肘见,步雪履穿,获戾由中,是贫非病。-----唐·王维·《送郑五赴任新都序》... |
不近道理 |
解释:不近人情,不讲道理。出处:《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》:“王保正,您好不近道理!偌大一只狗子,怎地只把... |
王保正,您好不近道理!偌大一只狗子,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?须亏我。-----明·冯梦龙·《古今小说·史弘肇龙虎君... |
不知轻重 |
解释:轻重:分量大小。不明事理,行事冒昧出处:战国 秦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本生》:“今世之人,惑者多以性养物,... |
物也者,所以养性也,非所以性养也。今世之人惑者,多以性养物,则不知轻重也。不知轻重,则重者为轻,轻者为重矣。-... |
不遑暇食 |
解释:没有时间吃饭。形容工作紧张、辛勤。出处:《书 无逸》:“自朝至于日中昃,不遑暇食,用咸和万民。”孔颖达疏... |
... |
不惭屋漏 |
解释:屋漏: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死者用帐幕遮盖处。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,无愧于心。形容心地光明,在暗中也不做坏事,... |
... |
补阙拾遗 |
解释:阙:通“缺”,缺失。拾遗:补录遗漏。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。出处:《晋书 张轨传》:“圣王将举大事,必崇三讯... |
(敕曰)记言书事,每叨于旁求,补阙拾遗,未宏于选。瞻言共理,必藉众才;寄以登贤,期之进善。-----宋·王溥·... |
不足为据 |
解释:足:够得上;据:证据。不能作为依据。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》:“自信力的有无,状元... |
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,便可为据;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,不足为凭。-----宋·刘安世·《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》... |
不测之险 |
解释:不能预测的风险。 形容风险极大。出处: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用不赀之躯,临不测之险。”... |
... |
不可逾越 |
解释:逾:超过。不能超过或不能越过。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三十年》:“门不容车,而不可逾越。”语法:不... |
门不容车,而不可逾越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... |
不旋踵 |
解释:来不及转身。比喻时间极短。也指不退却。出处:柳残阳《阎王梭》十七:“先是有开门声,不旋踵间,茅屋门被人拍... |
... |
不轨之徒 |
解释: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。出处: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虽有所犯,轻重甚殊,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,故... |
何则?虽有所犯,轻重甚殊,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,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,以惑众听,因名可乱,假力取直,... |
不得命 |
解释:未获允许,即推辞不掉。... |
... |
不辱使命 |
解释:辱:辜负,玷辱。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寿昌大笑起来,掉头对着立群说:‘不辱使... |
古者出使,不授以辞,许其专对,非临事而敏,应变无穷者,不与是选。叶君能不辱使命于绝域,其人岂易得哉?-----... |
不存之地 |
解释:非常危险的境地。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上书谏猎》:“今陛下好凌岨险,射猛兽,卒然遇轶才之兽,骇不存之地。”... |
... |
不衫不履 |
解释:衫:上衣;履:鞋子。不着上衣;不穿鞋子;衣着不整齐。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。也比喻洒脱;疏放;毫无... |
既而太宗至,不衫不履,裼裘而来,神气扬扬,貌与常异。-----宋·李昉·《太平广记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