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杜门屏迹 |
解释:见“杜门晦迹”。出处:唐·杨炯《后周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公杜门屏迹,心不自安,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。”... |
公杜门屏迹,心不自安,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。-----唐·杨炯·《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》... |
杜门自绝 |
解释:杜门:关门不出;绝:断绝。闭门不出,将自己与外界隔绝。出处: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赞》:“及吕后时,事多故矣... |
及吕后时,事多故矣,平竟自免,以智终。王陵廷争,杜门自绝,亦各其志也。-----东汉·班固·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... |
杜口木舌 |
解释:杜口:闭口不言;木舌:结舌。闭着嘴说不出话来。比喻缄口不言,形容不敢说话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黄... |
... |
杜口绝舌 |
解释:杜口:闭口不言;绝舌:不说话。闭着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理屈词穷,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出处:汉·焦赣《易林·... |
... |
杜门却扫 |
解释:杜:关上。关上大门,不再打扫庭院路径。指闭门谢客,清静自适出处:《魏书 逸士传 李谧》:“杜门却扫,弃产... |
遂绝迹下帏,杜门却扫,弃产营书,手自删削,卷无重复者,四千有余矣。-----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·李谧传》... |
杜默为诗 |
解释:杜:杜撰、臆造。杜默:指孤陋寡闻。孤陋寡闻,随意杜撰之诗。... |
杜默为诗多不合律,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。-----宋·王楙·《野客丛书》... |
杜弊清源 |
解释:杜绝弊端,廓清来源。出处:清·林则徐《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》:“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,于各口加倍严查,终... |
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,于各口加倍严查,终期杜弊清源。-----清·林则徐·《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》... |
杜耳恶闻 |
解释:塞住耳朵不愿听。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中》:“怀忠抱直之人,虚心谒见;便佞诡随之说,杜耳恶闻。”... |
怀忠抱直之人,虚心谒见;便佞诡随之说,杜耳恶闻。-----北宋·薛居正、卢多逊等·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中》... |
杜鹃啼血 |
解释:传说杜鹃昼夜悲鸣,啼至血出乃止。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。出处: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其间旦暮闻何物?杜鹃啼... |
其间旦暮闻何物?杜鹃啼血猿哀鸣。-----唐·白居易·《琵琶引》... |
杜绝后患 |
解释:杜绝:堵塞、断绝;患:祸害、祸患。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。出处: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... |
... |
杜口绝言 |
解释:犹言杜口无言。出处: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阿逾陀国》:“昔以舌毁大乘,今以舌赞大乘,补过自新,犹为善矣,... |
昔以舌毁大乘,今以舌赞大乘,补过自新,犹为善矣,杜口绝言,其利安在?-----唐·玄奘·《大唐西域记·阿逾陀国... |
杜邮之戮 |
解释:杜邮:古地名,今陕西咸阳;戮:杀。指忠臣无辜被杀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武安君既行,... |
武安君既行,出咸阳西门十里,至杜邮……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,自裁。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... |
杜绝人事 |
解释:杜绝:断绝;人事:人与人的交往。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。出处: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史圭传》:“圭出为贝州刺... |
圭出为贝州刺史,未几罢免,退归常山。由是闭门杜绝人事,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。-----北宋·薛居正等·《旧五... |
杜绝言路 |
解释: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出处: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... |
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-----南朝宋·范晔·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... |
杜门不出 |
解释:关闭门户,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。出处: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谗言益起,狐突杜门不出。”语法:杜门不出作谓语、... |
谗言益起,狐突杜门不出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国语·晋语一》... |
杜门晦迹 |
解释:晦:隐匿。关上门,隐匿自己的踪迹。指隐居起来,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。出处:《周书·宇文神举传》:... |
... |
杜门自絶 |
解释:杜门:关门不出;绝:断绝。闭门不出,将自己与外界隔绝。出处: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赞》:“及吕后时,事多故矣... |
... |
犊牧采薪 |
解释:喻指老而无妻的人。语法:犊牧采薪作宾语、定语;指老光棍。示例:犊牧采薪的意思很多人不知道英语:simil... |
... |
肚里蛔虫 |
解释: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,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。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... |
[扬州奴云]不曾吃饭哩,你可不早说,谁是你肚里蚘虫?-----元·秦简夫·《东堂老劝破家子弟》... |
肚里泪下 |
解释:眼泪往肚里流。形容有苦说不出。出处:宋·叶绍翁《四朝见闻录》:“每遇天日清美,侍上宴集,才一思之,肚里泪... |
每遇天日清美,侍上宴集,才一思之,肚里泪下。-----宋·叶绍翁·《四朝见闻录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