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解释 出处
赴火蹈刃 解释:赴:前往;蹈:踩踏。赴汤蹈火。比喻不避艰险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,皆可...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,皆可使赴火蹈刃,死不还踵,化之所致也。-----西汉·刘安等·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...
覆海移山 解释:翻转大海,移动大山。形容力量巨大。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阿修罗众圣偏殊,覆海移山功力大... ...
服冕乘轩 解释:服:穿着;冕:古代达官贵人穿的礼服;轩:古代贵人乘坐的豪华大车。指做官后飞黄腾达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... ...
釜鱼甑尘 解释:釜中生鱼,甑中生尘,比喻生活清贫。出处: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:“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,夫以巡方而黩货... ...
赴蹈汤火 解释:赴:前往;蹈:踩;汤:热水。形容不畏艰难险阻,奋不顾身出处: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禽鹿少见... 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蹈汤火;虽饰以金镳,飨以嘉肴,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。-----三国魏·嵇康·《与山巨源...
赴汤蹈火 解释: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出处:晋 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... 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挠沸,若赴水火,入焉焦没耳。-----战国·荀子·《荀子·议兵》...
覆车之轨 解释:轨:车辙。翻车的辙迹。比喻失败的教训。出处:汉·陈忠《清盗源疏》:“今公克平祸乱,安国定家,故复因前倾败... 可为至戒,覆车之轨,其迹不远。-----汉·陈忠·《清盗源疏》...
覆车继轨 解释:覆:翻,倾覆;轨:车辙。前面车翻了,后面的车依然照辙行驶。比喻继续按照错误判断行事出处:三国·魏·李康《... 故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前鉴不远,覆车继轨。-----三国魏·李康·《运...
弗欺暗室 解释:暗室:比喻暗中。在无人看见的地方,也不做昧心事出处: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弗欺暗室,岂况三光。”语法:弗... 弗欺暗室,岂况三光。-----唐·姚察、姚思廉·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...
负才傲物 解释:谓依恃才学,骄傲而看不起旁人。出处:清·许洽《眉叟年谱·康熙五十八年》:“王凤池彦章殂于龙游官署,貌癯猥... 濬人卢浮邱,豪俊士也,负才傲物,人多忌之。-----明·谢榛·《四溟诗话》...
父母之邦 解释:指祖国。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语法:父母之邦偏正式;作宾语;指... 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-----春秋末期·孔子及其弟子·《论语·微子》...
负恩背义 解释: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,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出处:《新唐书·列女传·杨庆妻王氏》:“今负恩背义,自为... ...
腹背夹攻 解释:腹背:比喻前后两面。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41回:“进兵潍县西境,抄入青岛背后... 进兵潍县西境,抄入青岛背后,以便腹背夹攻。-----近代·蔡东藩·《民国通俗演义》...
拊背扼喉 解释:掐着喉咙,捺住脊背。比喻控制要害,制敌死命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夫与人斗,不扼... ...
拊背扼吭 解释:吭,喉咙。按住脊背,拤住咽喉。比喻控制要害。出处:语出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夫与人斗,不扼其亢,拊... 夫与人斗,不扼其亢,拊其背,未能全其胜也。今陛下入关而都,案秦之故地,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。-----西汉...
腐索奔马 解释:腐:腐烂。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出处: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... 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。-----春秋·佚名·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...
复旧如初 解释:复:恢复;如:像,好像。恢复旧的,就像当初一样。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三折:“巴的到祖贯乡闾,我... 巴的到祖贯乡闾,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,便欢然复旧如初。-----元·无名氏·《合同文字》...
扶辇下除 解释: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。... ...
伏龙凤雏 解释:伏龙:(卧龙)诸葛孔明。凤雏:庞士元。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军事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... 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。德操曰:“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?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”备问为谁,曰:“诸...
扶正黜邪 解释:扶助正道,除去邪恶。出处:汉·蔡邕《对诏问灾异》:“圣意勤勤,欲清流荡浊,扶正黜邪。”语法:扶正黜邪作谓... 圣意勤勤,欲清流荡浊,扶正黜邪。-----汉·蔡邕·《对诏问灾异八事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