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鸣于乔木 |
解释: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出处:... |
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-----周·佚名·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... |
明烛天南 |
解释:烛:照耀。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出处: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:“及既上,苍山负雪,明烛天南。”语法:明烛天南作... |
... |
名动金瓯 |
解释:唐玄宗任命宰相,先书写姓名用金盂罩起。... |
... |
明婚正配 |
解释: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,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出处:元 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你小姐元是我崔文远... |
老相公,你小姐元是我崔文远明婚正配许与侄儿崔通的,如今情愿休了那媳妇,与小姐重做夫妻,可不好也?-----元·... |
名列前茅 |
解释:名:名次;前茅: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;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;作为报警的信号;故称“前茅”。... |
蒍敖为宰,择楚国之令典,军行,右辕,左追蓐,前茅虑无,中权,后劲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... |
命薄缘悭 |
解释:命运坏,缘分浅。出处:明·王玉峰《焚香记·饯别》:“不必多吁多叹,恨命薄缘悭,功名恩爱难两全。”语法:命... |
不必多吁多叹,恨命薄缘悭,功名恩爱两难全。-----明·王玉峰·《焚香记·饯别》... |
明察秋毫 |
解释:明:明晰;察:看;观察;秋毫: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;比喻极细微的事物、现象。目光犀利;能敏锐地看清极... |
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-----战国·孟子·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... |
明弃暗取 |
解释: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出处:《海上花列传》... |
... |
明婚正娶 |
解释: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,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出处:元 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四折:“那里是明婚正娶,公... |
现放着保亲的堪为凭据,怎当他抢亲的百计亏图;那里是明婚正娶,公然的伤风败俗。-----元·关汉卿·《救风尘》... |
明法审令 |
解释:审:谨慎。申明法令,使人人遵守,谨慎发布命令,避免出现差错。出处:《尉缭子·战威》:“明法审令,不卜筮而... |
明法审令,不卜筮而事吉;贵功养劳,不祷祠而得福。-----战国·尉缭·《尉缭子·战威》... |
名标青史 |
解释:标:写明;青史:古代在竹简上记事,因称史书。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。形容功业巨大,永垂不朽。出处:元... |
古人日以远,青史字不泯。-----唐·杜甫·《赠郑十八贲》... |
鸣金收军 |
解释: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5回:“恐张飞有失,急鸣金收军。”语... |
恐张飞有失,急鸣金收军。-----元末明初·罗贯中·《三国演义》... |
明光烁亮 |
解释:光亮耀眼。出处: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牛小水他们往他俩身上一搜,马上把那两卷票子,两个宝石戒指,... |
... |
名士夙儒 |
解释:名士:有名的人;夙儒:有学问的人。知名人士和老学者出处:《新唐书·萧复传》:“复衣垢弊,居一室,学自力,... |
... |
明珠暗投 |
解释:原意是明亮的珍珠,暗里投在路上,使人看了都很惊奇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。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... |
臣闻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无不按剑相眄者,何则?无因而至前也。-----汉·邹阳·《狱中上书自... |
名显天下 |
解释:形容名声极大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膑以此名显天下,世传其兵法。”语法:名显天下作... |
孙膑以此名显天下,世传其兵法。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... |
名不徒显 |
解释:徒:空;显:显露。名望不会轻易得来。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期贤》:“凡国不徒安,名不徒显,必得贤士。”... |
... |
明白易晓 |
解释: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。出处:《容斋随笔》... |
不刊之典,明白易晓,非若前代之冗泛云。-----宋·洪迈·《容斋随笔》... |
明白晓畅 |
解释:形容非常明白清楚。... |
... |
明火执械 |
解释: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。同“明火执仗”。出处:清·毛祥麟《对山余墨·石洞绣鞋记》:“即募死士百人... |
即募死士百人,明火执械为前锋,千军后随。-----清·毛祥麟·《对山余墨·石洞绣鞋记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