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漠然视之 |
解释:很冷淡地看待。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,放在一边不理。出处:《明史·兵志三》:“操江又以向非本属兵,难遥制,亦... |
今被灾之地既广,旧比固当悉援,然亦安可漠然视之,而徒责之诸司州郡乎?-----宋·高斯得·《耻堂存稿·一直前奏... |
殁而不朽 |
解释:殁:死。人虽然死了,名声或事业长存出处:唐·白居易《与刘总诏》:“卿之先父,为朕元臣,大节殊功,殁而不朽... |
频赞藩维,屡腰销艾,立言展事,殁而不朽。-----隋·薛道衡·《大将军赵芬碑铭并序》... |
殁世不朽 |
解释:指身虽死而名声、事业长存。出处:唐·白居易《与刘总诏》:“卿之先父,为朕元臣,大节殊功,殁而不朽。”... |
卿之先父,为朕元臣,大节殊功,殁而不朽。-----唐·白居易·《与刘总诏》... |
殁而无朽 |
解释:殁:死。人虽然死了,名声或事业长存出处:唐·杨炯《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》:“凭风云于异代,照日月于殊... |
... |
末路之难 |
解释:末路:最后的一段路程。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。比喻越到最后,工作越艰巨。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。出处:西汉 ... |
诗云:“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”,此言末路之难。-----汉·刘向·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... |
末大必折 |
解释: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... |
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... |
末由也已 |
解释:末:通“莫”,没有;由:遵循。 指无方可遵,无章可循。出处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如有所立,卓尔,虽欲从之,... |
如有所立,卓尔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-----春秋·孔子·《论语·子罕》... |
末路穷途 |
解释:穷途:处境困窘。无路可走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出处:《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曰:‘夫人赈穷途,... |
子胥曰:夫人赈穷途,少饭亦何嫌哉?-----汉·赵晔·《吴越春秋·王僚伎公子光传》... |
貊乡鼠攘 |
解释:旧谓民风浇薄、宵小横行的地区。出处:清·龚自珍《自序》:“今之世,有穷陬荒滨,貊乡鼠攘。”语法:貊乡鼠攘... |
今之世,有穷陬荒滨,貊乡鼠攘。悍顽煽乱,而自外于天地父母者,闲岁上闻,为支末忧,谓宜有文臣,附先知觉后知之义,... |
貊乡鼠壤 |
解释:见“貊乡鼠攘”。语法:貊乡鼠壤作宾语、定语;指坏人聚集的地方。示例:在这貊乡鼠壤中能有什么好人?近义词:... |
... |
默然无语 |
解释:默:静默。不声不响,一句话也不说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2回:“鲁肃吃了一惊,默然无语。”语法:... |
鲁肃吃了一惊,默然无语。-----元末明初·罗贯中·《三国演义》... |
默不做声 |
解释: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出处: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刘峰默不做声,顺着梯子下了几阶,又回身关好... |
... |
默化潜移 |
解释:同“潜移默化”。出处:明·吕坤《呻吟语·治道》:“然后民知善之当为,恶之可耻,默化潜移,而服从乎圣人。”... |
然后民知善之当为,恶之可耻,默化潜移,而服从乎圣人。-----明·吕坤·《呻吟语·治道》... |
默契神会 |
解释: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。出处:宋·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·叙论·论气韵非师》:“如其... |
(谢赫云)六法精论,万古不移。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者可学,如其气韵,必在生知,固不可以巧密得,复不可以岁月到,默... |
默转潜移 |
解释:暗中转换移易。出处:清·冯桂芬《致李伯相书》:“然试办采办羁縻东省运道,三年后采买有效,再议进止,是亦默... |
愧学力弗至,习功弗熟,未能光大吾夫子之道…谓吾子不默转潜移焉,某不敢知;谓吾子已默转潜移焉,某不敢知。----... |
默然无声 |
解释:默:静默。不声不响,一句话也不说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于是景帝默默无声。”语法:默然... |
... |
莫可奈何 |
解释:犹无可奈何。指感到没有办法,只有这样了。出处:郭沫若《女神 湘累》:“他们见了凤凰要说是鸡,见了麒麟要说... |
(那马)伏倒在地,打又打不起,牵又牵不动。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,真个有万分凄楚,已自分必死,莫可奈何。-----... |
莫逆之契 |
解释:莫逆:没有抵触;契:相合。 指朋友之间情投意切,心心相印的深厚友情。出处:晋·范弘之《与王珣书》:“与先... |
与先帝隆布衣之好,著莫逆之契。-----晋·范弘之·《与王珣书》... |
莫逆于心 |
解释:心中没有抵触。指情感一致;心意相投。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大宗师》:“三人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,遂相与为... |
子祀、子舆、子犁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:“孰能以无为首,以生为脊,以死为尻,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,吾与之友矣。”四... |
磨不磷,涅不缁 |
解释: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。同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”。出处: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8回:“孰知... |
圆成规,方成矩,凛若通才;磨不磷,涅不缁,屹然雅操。-----宋·郑清之·《安晚集·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