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披沥肝胆 |
解释:见“披肝沥胆”。出处:唐·权德舆《权载之文集·卢相公陈乞第五表》:“前后陈闻,披沥肝胆,期切之至。”语法... |
后陈闻,披沥肝胆,期切之至。-----唐·权德舆·《权载之文集·卢相公陈乞第五表》... |
批吭捣虚 |
解释:见“批亢捣虚”。出处:元·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一折:“凡为元帅须要机谋,批吭捣虚,为头说谎,调皮无赛。”... |
... |
披云雾睹青天 |
解释:披:劈开。比喻冲破黑暗,见到光明。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命子弟造... |
... |
疲乏不堪 |
解释:不堪:不能忍受。形容非常疲乏出处:刘操南《武松演义》第十回:“犯人一上梃棍,坐卧不得,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... |
... |
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 |
解释:存:存留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出处:春秋·鲁·... |
秦饥,使乞籴于晋,晋人弗与。庆郑曰:“背施无亲,幸灾不仁,贪爱不祥,怒邻不义。四德皆失,何以守国?”虢射曰:“... |
匹夫有责 |
解释:匹夫: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;后泛指平常的人;有责:有责任。每个人都有责任。出处:清 顾炎武《日知录 正始》... |
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,与有责焉尔矣。-----明末清初·顾炎武·《日知录·正始》... |
匹夫匹妇 |
解释:平民男女。泛指平民。出处:《尚书 咸有一德》:“匹夫匹妇,不获自尽,民主罔与成厥功。”语法:匹夫匹妇联合... |
匹夫匹妇,不获自尽。-----·佚名·《尚书·咸有一德》... |
匹夫无罪 |
解释:匹夫:古指平民中的男子,后泛指一般人。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。出处:《左传·桓公十年》:“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... |
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桓公十年》... |
匹夫之谅 |
解释:同“匹夫小谅”。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皇甫嵩朱儁传论》:“故梁衍献规,山东联盟,而舍格天之大业,... |
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-----春秋·孔子弟子等·《论语·宪问》... |
蚍蜉撼树 |
解释:蚍蜉:一种大蚂蚁;撼:摇动。蚂蚁摇动树木;比喻不自量力;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。出处:唐... |
... |
蚍蜉撼大木 |
解释:撼:摇动。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不自量力出处:宋·赵与时《宾退录》第二卷:“蚍蜉撼大木,多见不知量也。”语... |
蚍蜉撼大木,多见不知量也。-----宋·赵与时·《宾退录》... |
蚍蜉撼大树 |
解释:撼:摇动。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不自量力出处:唐·韩愈《昌黎先生集·调张籍》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... |
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-----唐·韩愈·《昌黎先生集·调张籍》... |
披肝露胆 |
解释:见“披露肝胆”。出处:《晋书·杜弢传》:“吾得披肝露胆,没身何恨!”语法:披肝露胆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... |
吾得披肝露胆,没身何恨!-----唐·房玄龄等·《晋书·杜弢传》... |
披肝沥血 |
解释:比喻竭尽忠诚。出处:唐·柳宗元《为南承嗣请从军状》:“披肝沥血,昧死上陈。”语法:披肝沥血作谓语、定语;... |
... |
疲于供命 |
解释:疲:疲乏,劳累。指忙于奔走应付,弄得非常疲乏出处: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第三卷:“邑人疲于供命,聚薪其下... |
〔《峄山碑》〕历代摹为楷式。邑人疲于供命,聚薪其下,因野火焚之。-----宋·赵彦卫·《云麓漫钞》... |
疲癃残疾 |
解释:疲癃:年老多病。老弱病残出处:宋·张载《西铭》:“凡天下疲癃残疾,茕独鳏寡,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。”... |
... |
匹马只轮 |
解释:一匹战马,一只车轮。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。出处: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... |
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,匹马只轮无反者。-----战国·公羊高·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... |
披麻救火 |
解释:披着麻去救火。比喻惹火烧身,自招灾祸。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三折:“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,蒯彻也不似... |
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,蒯彻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。-----元·无名氏·《赚蒯通》... |
批毛求疵 |
解释:犹言吹毛求疵。出处:《旧唐书·崔元综传》:“虽外示谨厚,而情深刻薄,每受制鞠狱,必批毛求疵,陷于重辟。”... |
每受制鞠狱,必批毛求疵,陷于重辟。-----五代·刘昫等·《旧唐书·崔元综传》... |
皮里膜外 |
解释:膜: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。比喻相交太浅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7回:“如今同了你,虽见了太尊一面... |
虎镜在当心,皮里膜外,若脆骨然,取而佩之,临官而能威众,常人则无憎疾矣。-----明·郎瑛·《七修类稿·事物类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