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杞天之虑 |
解释:同“杞人忧天”。亦省作“杞虑”。出处:鲁迅《而已集·忧‘天乳’》:“我曾经也有过‘杞天之虑’,以为将来中... |
我曾经也有过“杞天之虑”,以为将来中国的学生出身的女性,恐怕要失去哺乳的能力,家家须雇乳娘。-----现代·鲁... |
杞国忧天 |
解释:同“杞人忧天”。出处:明·何景明《田子行》:“丹诚不回白日照,杞国忧天独劳苦。”语法:杞国忧天作谓语、状... |
丹诚不回白日照,杞国忧天独劳苦。-----明·何景明·《田子行》... |
杞梓之才 |
解释:杞、梓:两种优质的木材,指良材。比喻优秀的人才。出处:《隋书·潘徽传》:“戎衣而笼关塞,朝服而扫江湖,收... |
晋卿不若楚,其大夫则贤。其大夫皆卿材也,若杞梓、皮革焉,楚实遗之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国语·楚语上》... |
棨戟遥临 |
解释:棨戟:古代权贵出行的仪仗;临:到。贵人从远方到来出处: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都督阎公之雅望,棨戟遥临。... |
... |
欺人自欺 |
解释: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八:“因说自欺欺人曰:欺人亦是自欺,... |
因说自欺欺人曰:欺人亦是自欺,此又是自欺之甚者。-----宋·朱熹·《朱子语类》... |
祁奚之荐 |
解释: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,将辞中军尉职事。晋悼公问谁可承接,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。复问,又荐举其子祁午。时人因... |
故君子之行,动则思义……苟得其义,虽仇雠不废,故解狐蒙祁奚之荐……考之以义也。-----南朝宋·范晔·《后汉书... |
祁寒暑雨 |
解释:祁:大。冬季大寒,夏天湿热出处:《明史·陆昆传》:“陛下广殿细旃,岂知小民穷檐掊屋,风雨之不庇,锦衣玉食... |
... |
祁寒溽暑 |
解释:祁:大;溽:炎热天气。冬季大寒,夏天湿热。比喻生活艰苦出处:《旧五代史·郭崇韬传》:“陛下顷在河上,汴寇... |
... |
琪花瑶草 |
解释:琪、瑶:美玉。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。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。出处:王毂《梦仙谣》:“前程渐觉风光好,... |
前程渐觉风光好,琪花片片粘瑶草。-----唐·王轂·《梦仙谣》诗... |
琪花玉树 |
解释: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,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。出处:元·杨维桢《梦游沧海歌》:“风光长如二三月,琪花玉树不识... |
风光长如二三月,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。-----元·杨维桢·《梦游沧海歌》... |
歧出歧入 |
解释:歧:不相同。漂泊不定,没有固定的处所出处:清·李楷《序》:“以是知歧出歧入泛泛然而无所归者,皆失其家而家... |
... |
歧路他乡 |
解释:歧路:岔路。指远离家乡的外地。多指关系亲密的两人分别流落在异地。出处:南朝·梁·萧统《昭明太子集三·锦带... |
某穷途异县,歧路他乡,非无阮籍之悲,诚有杨朱之泣。-----南朝梁·萧统·《昭明太子集三·锦带书·十二月启·中... |
綦溪利跂 |
解释:谓故作高深,立异离群。《苟子·非十二子》:“忍情性,綦溪利跂,苟以分异人为高,不足以合大众,明大分。”王... |
... |
跂行喙息 |
解释:本谓虫豸爬行呼吸。 借指用脚爬行用嘴呼吸的虫豸。亦泛指人和动物。跂,通“ 蚑 ”。... |
跂行喙息蠕之类,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。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... |
跂予望之 |
解释:跂:抬起。抬起脚跟远望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吾尝跂而望矣。”语法:跂予望之作谓语;用于书... |
... |
麒麒楦 |
解释:指装扮成麒麒的驴子。形容徒有其表的人。... |
... |
麒麟楦 |
解释:麒麟:传说的灵兽;楦:做鞋的木头模型,指驴子。假扮成麒麟的驴子。比喻虚有其表的人出处:宋·黄庭坚《山谷外... |
... |
七窍生烟 |
解释:七窍:指两耳、两眼、两鼻孔和口。形容气愤至极;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来。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8... |
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。-----战国·庄子·《庄子·应帝王》... |
其乐不穷 |
解释:穷:穷尽、尽头。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。亦作“其乐无穷”、“其乐无涯”。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畅... |
... |
栖丘饮谷 |
解释:指隐逸山林。出处:《宋书·隐逸传·宗炳》:“辟宗炳为主簿,不起。问其故,答曰:‘栖丘饮谷,三十余年。’高... |
(高祖)辟宗炳为主簿,不起。问其故,答曰:“栖丘饮谷,三十余年。”高祖善其对。-----南朝梁·沈约·《宋书·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