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解释 出处
欺君罔上 解释:欺骗蒙蔽君主。出处:元 杨朝英《叨叨令 叹世》曲:“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,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。”语法:... 盖顽民悍俗,不知天子本有恤民之深意,而守令不能奉行,徒为残贼耳。欺君罔上,莫此为甚。-----宋·欧阳澈·《上...
欺上罔下 解释:对上欺骗,博取信任;对下隐瞒,掩盖真相。出处:唐 元结《奏免科率状》:“忝官尸禄,欺上罔下,是臣之罪。”... 如曰不可,合正典刑,欺上罔下,是某之罪。-----唐·元结·《与李相公书》...
欺罔视听 解释:罔:蒙骗。欺骗人们的耳目出处:《南史·朱异传》:“贪财冒贿,欺罔视听。”语法:欺罔视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... 贪财冒贿,欺罔视听。-----唐·李大师、李延寿·《南史·朱异传》...
齐王舍牛 解释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(齐宣王)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对曰:‘将以衅钟。... 王(齐宣王)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“牛何之?”对曰:“将以衅钟。”王曰:“舍之。吾不忍其觳觫...
弃信忘义 解释:弃:丢弃;信:信用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出处:《北史·周纪下·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... ...
奇伟磅礴 解释:气势雄伟、盛大。近义词:气势磅礴... ...
弃伪从真 解释: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。出处: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军次实录》:“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,诚恐其诱惑人心,紊乱真道,... 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,诚恐其诱惑人心,紊乱真道,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,去浮存实,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,而真理自...
其味无穷 解释:味:回味;玩味;穷:尽。形容含义深刻;让人回味不尽。出处:宋 朱熹《四书集注 中庸》:“放之则弥六合,卷... 夫《论语》所记,皆圣人言行之要,果能专意玩索,其味无穷,岂有滞固之理。-----宋·朱熹·《答吕子约书》...
其命维新 解释:命:天命;维:乃。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。比喻国运昌盛,气象一新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文王在上,于昭... ...
骑鹤维扬 解释:同“骑鹤上扬州”。出处:宋·刘克庄《沁园春·七和林卿韵》:“腰钱骑鹤维扬,分表事谁能预测。”语法:骑鹤维... 腰钱骑鹤维扬,分表事谁能预测量。-----宋·刘克庄·《沁园春·七和林卿韵》...
骑鹤上维扬 解释:比喻欲集做官、发财、成仙于一身,或形容贪婪、妄想。同“骑鹤上扬州”。出处:宋·孙惟信《阮郎归》:“许谁骑... 许谁骑鹤上维扬,温柔和醉乡。-----宋·孙惟信·《阮郎归》...
弃文存质 解释:指不加文饰,保留本旨。出处: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:“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,保存经意,照原本... 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,保存经意,照原本直译的方法,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。-----现代·范文澜、蔡美彪等·《中国...
七平八稳 解释:十分稳定,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语法:七平八稳作谓语、定语;指处于平衡状态。示例:这件物品处于七平八稳的状态英... ...
欺君误国 解释:欺骗君主,祸害国家。出处:明 陆采《明珠记 奸谋》:“刘震这厮索强,前日弹我欺君误国,要将枭首示众。”语... 而世降俗末,乃有激变稔祸,欺君误国,杀人害物,以希功赏者,是诚何心哉?-----宋·罗大经·《鹤林玉露·功成不...
七郤八手 解释:亦作“七足八手”。形容动作忙乱,许多人一齐动手。... ...
弃之敝屣 解释: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。比喻毫不可惜。出处:明 赵弼《三贤传》:“子食汉禄三世,而一旦弃之敝屣。”语法:... 子食汉禄三世,而一旦弃之敝屣。-----明·赵弼·《三贤传》...
弃如敝屣 解释:敝:破烂的。屣:鞋。像扔破鞋一样扔掉。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。亦作“弃若敝屣”、“去如敝屣”、“如弃敝... 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蹝(屣)也。-----战国·孟子·《孟子·尽心上》...
弃若敝屣 解释:亦作“弃之敝屣”。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,比喻毫不可惜。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蹝(...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(屣)也。-----战国·孟轲·《孟子·尽心上》...
弃之如敝屣 解释:敝:破;屣:鞋。 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。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。... 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蹝(屣)也。-----战国·孟子·《孟子·尽心上》...
弃之可惜 解释:扔掉它未免可惜。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... 因为这是一篇我们的“改悔的革命家”的标本作品,弃之可惜,谨录全文。-----现代·鲁迅·《准风月谈·后记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