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解释 出处
漱流枕石 解释:犹言漱石枕流。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王曰:‘流可枕,石可漱乎?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... 王曰:“流可枕,石可漱乎?"孙曰:"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"-----南朝宋·刘义庆·《世说...
孰能无过 解释:谁能不犯错?示例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!... ...
输心服意 解释:犹言真心顺从。出处:《快心编初集》第四回:“然说到要做会讨采,却无人便肯输心服意,也有回的,也有许的,也... ...
殊方绝域 解释:指极远的地方。出处:唐·吕温《地志图序》:“名山大川,随顾奔走;殊方绝域,举意而到。”语法:殊方绝域作宾... 普天之下,尽在屋壁,户纳四海,窗笼八极,名山大川,随顾奔走;殊方绝域,举意而到。-----唐·吕温·《地志图序...
殊滋异味 解释:殊:特殊;滋:滋味。奇异的滋味。指美味佳肴出处:唐·白居易《策林·立制度》:“饮食不守其度,则殊滋异味攻... 饮食不守其度,则殊滋异味攻之。-----唐·白居易·《策林二·立制度》...
殊形诡制 解释:殊:特殊;诡:怪异。形容器物等形状特殊,稀奇古怪出处:汉·班固《两都赋》:“殊形诡制,每各异观。”语法:... ...
殊行绝才 解释:殊:特殊;绝:少有的。 指才能和德行都很高超,世上少有。出处: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... 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,德隆当世。-----南朝宋·范晔·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...
殊恩厚渥 解释:殊:特殊;渥:优厚。指恩惠优厚。出处:唐·康骈《剧谈录·宣宗夜召翰林学士》:“向使明主有任贤之意,近臣无... 向使明主有任贤之意,近臣无专对之能,徒彰妄进之讥,方病退惭之说,殊恩厚渥,岂及于身。-----唐·康骈·《剧谈...
殊方同致 解释:犹殊途同归。出处:《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北学深芜,穷其枝叶,考其终始,要其会归,其立身成名,殊方同致矣。... 大抵南人约简,得其英华;北学深芜,穷其枝叶,考其终始,要其会归,其立身成名,殊方同致矣。-----唐·魏徵·《...
殊方异域 解释:殊方:远方。异域:异邦、外国,指远方或国外。出处: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羯若鞠傗国》:“风教遐被,德泽远... 故虽有峻山巨海之隔,绝域殊方之迥,登峰诡曲之因,皆可得举而定者。-----晋·裴秀·《禹贡九州地域图论》...
殊路同归 解释:同“殊涂同归”。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诸生对册,殊路同归。指在于崇礼义,退财利,复往古之道,... 盖受命而王,各有所由兴,殊路而同归,谓因民而作,追俗为制也。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礼书》...
殊涂同致 解释:犹殊途同归。出处: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故君子百行,殊涂同致,循性而动,各附所安。”语法:殊涂同致作谓语、... 故君子百行,殊涂而同致。-----三国魏·嵇康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...
殊途同归 解释:殊:不同的。通过不同的途径;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出处:《周易 系辞下》... 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-----先秦·伏羲、姬昌等·《周易·系辞下》...
殊涂同会 解释:犹殊途同归。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充等传论》:“如使用审其道,则殊涂同会。”语法:殊涂同会作谓... ...
殊形诡状 解释:犹言奇形怪状。出处:唐·康骈《剧谈录·说方士》:“往往有神物来萃,殊形诡状,深可骇人。”语法:殊形诡状作... 往往有神物来萃,殊形诡状,深可骇人。-----唐·康骈·《剧谈录·说方士》...
殊言别语 解释:指方言土语。出处:章炳麟《论汉字统一会》:“今者音韵虽一致,而殊言别语,终会葆存。”语法:殊言别语作主语... 今者音韵虽一致,而殊言别语,终合葆存。-----清·章炳麟·《论汉字统一会》...
束手束脚 解释:捆住手脚。形容胆子小,顾虑多。出处: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按照法律办事,不等于束... ...
束手旁观 解释:犹袖手旁观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加过问。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2回:“咱们不得束手旁观,睁着眼叫他陷... 咱们不得束手旁观,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。-----清·李绿园·《歧路灯》...
束装盗金 解释:《汉书 直不疑传》:“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觉,亡意不疑,不疑谢有之,买金偿。后告归... 为郎,事文帝。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觉,亡意不疑,不疑谢有之,买金偿。后告归者至而归金,亡...
束手坐视 解释:拱着手,坐着看。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。出处:《明史·徐有贞传》:“京军一出,日费不赀,遇涨... 京军一出,日费不赀,遇涨则束手坐视,无所施力。-----清·佚名·《明史·徐有贞传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