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我不犯人 |
解释:人家不侵犯我,我也不侵犯人家。出处:《论政策》:“对于国民党军队,应继续采取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的政策,尽... |
... |
卧床不起 |
解释:病卧床上,不能起来。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吴主孙休,闻司马炎已篡魏,知其必将伐吴,忧虑成疾,卧... |
吴主孙休,闻司马炎已篡魏,知其必将伐吴,忧虑成疾,卧床不起。-----元末明初·罗贯中·《三国演义》... |
龌龌龊龊 |
解释:指肮脏,不干净。比喻人的品质卑劣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17回:“伯温便往寺中,见那周颠,身倚胡床,口... |
若是龌龌龊龊的父母,必定生个邋邋遢遢的儿子。-----清·无名氏·《说呼全传》... |
卧薪尝胆 |
解释:薪:柴草。睡在柴草上;经常尝一尝苦胆。比喻刻苦激励自身;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... |
春秋时,越国被吴国打败,越王勾践立志报仇。他把苦胆悬挂在坐处,“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”。经过长期准备,终于打... |
蜗舍荆扉 |
解释:象蜗牛壳似的房子,用荆条编的门户。形容极简陋狭小的房屋。扉:门户。... |
栖息同蜗舍,出入共荆扉。-----南朝梁·何逊·《仰赠从兄兴宁置南》... |
我黼子佩 |
解释:谓夫妻同享荣华。出处:汉·扬雄《琴清英》:“天下有道,我黼子佩;天下无道,我负子戴。”语法:我黼子佩作宾... |
祝牧与妻偕隐,作琴歌云:“天下有道,我黼子佩;天下无道,我负子戴。”-----汉·扬雄·《琴清英》... |
卧榻之下,岂容他人酣睡 |
解释:自己的床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,不容许别人插手出处:郑振铎《漩涡》:“‘卧榻之... |
“卧榻之下,岂容他人酣睡!”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。-----现代·郑振铎·《漩涡》... |
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 |
解释:自己的床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出处:宋·岳珂《徐铉入聘》:... |
上怒,因按剑谓铉曰:“不须多言,江南亦有何罪,但天下一家,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乎!”铉皇恐而退。-----宋... |
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 |
解释:自己的床铺边,怎幺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。出处: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... |
细按图册,贼已在我掌中,百日之说,犹谦辞耳。昔人云:“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”,“养痈致患”,猝然一发,势若燎... |
卧榻之上,岂容他人鼾睡 |
解释:自己的庆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,不容许别人沾手。出处:宋·岳珂《程史·徐铉入聘... |
... |
我醉欲眠 |
解释:我醉了,想睡觉。指为人真诚直率。出处:《宋书·陶潜传》:“贵贱造之者,有酒辄设。潜若先醉,便语客:‘我醉... |
贵贱造之者,有酒辄设。潜若先醉,便语客:“我醉欲眠,卿可去!”其真率如此。-----南朝·沈约·《宋书·陶潜传... |
握沐吐飱 |
解释:犹言握发吐哺。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 周公 資聖人,而握沐吐飱,下白屋,況下 周公 之人哉!”亦省作“... |
周公资圣人,而握沐吐飱,下白屋,况下周公之人哉!-----北宋·欧阳修等·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... |
握沐吐餐 |
解释:沐:洗头发;吐:吐出。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。指为国而礼贤下士,求贤若渴出处: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... |
周公资圣人,而握沐吐餐,下白屋,况下周公之人哉!-----北宋·欧阳修等·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... |
握铅抱椠 |
解释:铅,铅粉;椠,木简。皆书写用具。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、校勘的典故。出处:语出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扬子云好事... |
扬子云好事,常怀铅提椠,从诸计吏,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。-----汉·刘歆·《西京杂记》... |
握椠怀铅 |
解释:椠:古代书写的木板;铅:铅粉笔。拿着木板,带着铅粉笔。指写作或校勘出处:唐·史承节《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》... |
... |
捰袖揎拳 |
解释:见“揎拳捰袖”。... |
... |
握钩伸铁 |
解释:伸:伸直。把钩伸直,绞铁成索。形容力大出处:唐·皮日休《鹿门隐书六十篇并序》:“夫桀、纣之君,握钩伸铁,... |
夫桀、纣之君,握钩伸铁,抚梁易柱,手格熊罴,走及虎兕,力甚也。-----唐·皮日休·《鹿门隐书六十篇并序》... |
我行我素 |
解释:行:做。素:平素。不管人家怎样说;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。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君子素其... |
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-----春秋·孔伋·《礼记·中庸》... |
握发吐飧 |
解释:见“握发吐哺”。... |
... |
握炭流汤 |
解释:握炽炭,蹈沸汤。喻不畏危难,敢于用命。出处:《文选·陆倕》:“流汤之党,握炭之徒,守似藩篱,战国枯朽。”... |
纣之卒,握炭流汤者十八人。-----商末周初·姜子牙·《六韬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