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五经笥 |
解释: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边韶》:“腹便便,五经笥。”言其腹中装满经学,有如藏五经的竹箱,后用以称精通经学的人... |
... |
无所不容 |
解释:没有什么不能容纳。极言其宽广。出处:《魏书》:“朕于天下无所不容,而况植乎?”语法:无所不容作谓语、定语... |
... |
无所不有 |
解释:没有什么没有的。即应有尽有。出处:唐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始见台阁相向,门户千万,奇草珍木,无所不有。”... |
凡人私语,无所不有。-----三国魏·嵇康·《家诫》... |
无所不至 |
解释:至:到。指没有不到的地方。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。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... |
... |
无所顾忌 |
解释:顾忌:因有顾虑而不敢说或做。没有什么顾虑。出处:《魏书 张彝传》:“步眄高上,无所顾忌。”语法:无所顾忌... |
称肆纵丑言,无所顾忌,要给诸将,欲阻兵构难。-----唐·房玄龄等·《晋书·陶侃传》... |
无所重轻 |
解释:没有什么重要。出处: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:“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(生命于我无所重轻),暂时须得像永告... |
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(生命于我无所重轻),暂时须得像永告诀别似的,完一番“人间的”手续。-----现代·... |
无所作为 |
解释:作为:做出成绩。指工作中安于现状;缺乏创造性。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,亦不是全... |
... |
无所不谈 |
解释:没有什么不谈论的出处:叶圣陶《微波》:“他们无所不谈,谈主义,谈问题。”语法:无所不谈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... |
... |
无话不谈 |
解释:没有不说的话,指彼此之间没有保留,出自于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十四回。示例:我和这位萍水相... |
... |
物议沸腾 |
解释:议论纷纷。指舆论强烈。出处:宋 苏舜钦《诣匦疏 景佑五年》:“降麻之后,物论沸腾,故疾缠其身,灾仍于国。... |
老幼械系三百余人,咸云:“宗召荷恩之日,寸禄不沾,进药之时,又不同议。此乃祸从天降,罪匪己为。”物议沸腾,道路... |
无可挑剔 |
解释:挑不出一点毛病或瑕疵,指非常完美。示例:咱们村支书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干部,在工作上秉公办事,有始有终,大家... |
... |
五体投诚 |
解释:同“五体投地”。... |
自佛事肇兴,有象设崇严,金碧晃耀,望之而五体投诚者,形教也;有威音铿镍,度越无间,闻之而六时深省者,声教也。-... |
五体投地 |
解释:五体:头和四肢;投地:着地。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。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... |
闻我名字,五体投地,稽首作礼。-----·佚名·《无量寿经》... |
误国殄民 |
解释:殄:灭绝。让国家受害,人民遭殃出处: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洪君畴》:“贪缪之柏,误国殄民,逐之已晚。”语法... |
贪缪之相,误国殄民,逐之已晚。-----宋·周密·《齐东野语·七·洪君畴》... |
五月粜新谷 |
解释:五月里稻谷尚未熟,就预卖新谷。比喻十分贫穷。出处:唐·聂夷中《咏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... |
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-----唐·聂夷中·《咏田家》... |
吾膝如铁 |
解释:比喻刚强不屈。出处:《元史·李齐传》:“吾膝如铁,岂肯为贼屈?”语法:吾膝如铁作谓语;用于处事。... |
吾膝如铁,岂肯为贼屈?-----元·宋濂、王祎等·《元史·李齐传》... |
五尺童子 |
解释:同“五尺之童”。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不知夫五尺童子,方将调饴胶丝,加之乎四仞之上,而下为蝼蚁食也... |
不知夫五尺童子,方将调饴胶丝,加之乎四仞之上,而下为蝼蚁食也。-----西汉·刘向等·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... |
五尺之童 |
解释:亦作“五尺之僮”。指尚未成年的儿童。古尺短,故称。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子》:“从许子之道,则市价不贰,国... |
从许子之道,则市价不贰,国中无伪;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。-----战国·孟子及其弟子·《孟子·滕文公子》... |
五尺微童 |
解释:五尺:古代尺短,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。泛指儿童。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... |
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。-----战国·孟子等·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... |
无关痛痒 |
解释:痛痒:比喻切身相关的事。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。出处:清 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三回:“任凭这些民贼把他... |
那不关痛痒底是不仁。-----宋·朱熹·《朱子语类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