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解释 出处
悬龟系鱼 解释:指任高官显宦。出处:《新唐书 车服志》:“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……天授二年,改佩鱼为。其后三品以上龟... 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……天授二年,改佩鱼为龟。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,四品以银,五品以铜。中宗初,罢龟袋,复...
揎拳掳袖 解释:把袖子往上一推;露出胳膊;握着拳头。形容准备动手。出处:元 杨景贤《马丹阳》:“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,欺良... 你个乐探哥哥何须闹,欺良压善没分晓,揎拳捋袖行凶暴,你你你不辨低高。-----元·杨景贤·《马丹阳》...
选兵秣马 解释:选好兵器喂饱战马。指作好战前准备。出处:宋欧阳修《准诏言事上书》:“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,疾入西界,但能... 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,疾入西界,但能痛败昊贼一阵,则吾军威大振而虏汁沮矣。-----宋·欧阳修·《准诏言事上书...
选歌试舞 解释:见“选色征歌”。出处:宋·周密《露华·次张岫云韵》:“选歌试舞,连宵恋醉珍丛。”语法:选歌试舞作宾语、定... 选歌试舞,连宵恋醉珍丛。-----宋·周密·《露华·次张岫云韵》...
选色征歌 解释:挑选美女,征召歌伎。指放荡的生活方式。亦作“选歌试舞”、“选舞征歌”。出处:清余怀《板桥杂记 雅游》:“... 结驷连骑,选色征歌。-----清·余怀·《板桥杂记·雅游》...
选贤任能 解释:选拔任用贤能的人。亦作“选贤与能”、“选贤举能”。出处:《旧唐书 食货志上》:“设官分职,选贤任能,得其... ...
选妓征歌 解释:指放荡的生活方式。出处:唐李白《宫中行乐词》之二:“选妓随雕辇,征歌出洞房。”语法:选妓征歌作宾语、定语... 选妓随雕辇,征歌出洞房。-----唐·李白·《宫中行乐词》...
选贤与能 解释:选拔任用贤能的人。与,通“举”。亦作“选贤任能”、“选贤举能”。出处:《礼记 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... 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脩睦。-----··《礼记·礼运》...
悬鞀建铎 解释:指听取臣民意见。出处:语出《淮南子 氾论训》:“禹之时,以五音听治,悬钟鼓磬铎,置鞀,以待四方之士。为号... 禹之时,以五音听治,悬钟鼓磬铎,置鞀,以待四方之士。为号曰:教寡人以道者击鼓,谕寡人以义者击钟,告寡人以事者振...
悬鼗建铎 解释:语本《淮南子·泛论训》:“禹之时,以五音听治,悬钟鼓磬铎,置鼗,以待四方之士。为号曰:教寡人以道者击鼓,... 禹之时,以五音听治,悬钟鼓磬铎,置鼗,以待四方之士。为号曰:教寡人以道者击鼓,谕寡人以义者击钟,告寡人以事者振...
宣威耀武 解释:耀:炫耀;武:武力。炫耀武力,显示威风语法:宣威耀武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示例:你不要在弱者面前... 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!-----元·乔孟符·《两世姻缘》...
璇霄丹台 解释:见“璇霄丹阙”。出处:明·宋濂《序》:“谪仙之辞,飘飘然游戏璇霄丹台,吹鸾笙而食紫霞,绝去人间尘土。”语... ...
悬崖绝壁 解释:同“悬崖峭壁”。出处:方纪《三峡之秋》:“爬上悬崖绝壁,听见虎豹的叫声。”语法:悬崖绝壁作宾语、定语;形... 心惆怅,望龙山,云之际,鸟独还。悬崖绝壁几千丈,绿萝袅袅不可攀。-----唐·刘长卿·《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》...
选士厉兵 解释:士:军士;厉:磨;兵:武器。挑选士兵,磨利武器。指做好战前准备出处: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孟秋纪》... ...
选贤进能 解释:选:选择,挑选。选拔任用贤能的人出处:《晏子春秋·内篇·问上》:“选贤进能,不私乎内。”语法:选贤进能作... 景公问晏子曰:“忠臣之行何如?”对曰:“不掩君过,谏乎前不华乎外,选贤进能,不私乎内。”-----战国·佚名·...
炫昼缟夜 解释:谓李花色白,其光采或照耀于白天,或显现于夜晚。出处:宋·杨万里《读退之李花诗序》:“因晚登碧落堂,望隔江... 积李兮缟夜,崇桃兮炫昼。-----宋·王安石·《寄蔡氏女子诗》...
玄之又玄 解释:形容事理非常奥妙,不易理解。出处: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语法:玄之又玄偏正式;作谓... 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-----春秋·老子·《老子》...
旋乾转坤 解释:扭转天地。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。也指人魄力极大。出处:唐 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陛下... 陛下即位以来,躬亲听断,旋乾转坤。-----唐·韩愈·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...
轩昂魁伟 解释:魁伟:魁梧。气宇轩昂,体格壮大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宋江看孙安轩昂魁伟,一表非俗,下阶迎... 宋江看孙安轩昂魁伟,一表非俗,下阶迎接。-----元末明初·施耐庵·《水浒传》...
轩昂自若 解释:轩昂:气度不凡;自若:像原来的样子。形容人的气度不凡,神态如同日常一样出处:唐·李濬《松窗杂录·裴休》:... 中有黄衣半席,轩昂自若,指诸人笑语轻脱。-----唐·李濬·《松窗杂录·裴休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