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厌闻饫听 |
解释:谓充分听取。出处:宋·曾巩《送江任序》:“既已得其所处之乐,而厌闻饫听其人民之事,而江君又有聪明敏急之材... |
既已得其所处之乐,而厌闻饫听其人民之事,而江君又有聪明敏急之材。-----宋·曾巩·《送江任序》... |
俨乎其然 |
解释: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。带有讽刺意味。出处:鲁迅《伪自由书·文学上的折扣》:“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... |
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,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。-----现代·鲁迅·《伪自由... |
偃武休兵 |
解释:见“偃武息戈”。出处:宋·岳飞《乞解军务第三札子》:“今讲好已定,两宫天眷,不日可还;偃武休兵,可期岁月... |
今讲好已定,两宫天眷,不日可还;偃武休兵,可期岁月。-----宋·岳飞·《乞解军务第三札子》... |
偃武行文 |
解释:同“偃武修文”。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今陛下能偃武行文,不复用兵乎?”语法:偃武行文作谓语、宾语、... |
今陛下能偃武行文,不复用兵乎?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... |
偃兵息甲 |
解释:偃:放倒。放倒武器,收起盔甲。指停止战争出处:后魏·高允《征士歌》:“于是偃兵息甲,修立文学。”语法:偃... |
... |
偃甲息兵 |
解释:甲: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。兵:兵器。停止战争。... |
方欲偃甲息兵,候机而动,而天赞休明,时来斯速,虽欲靖戎,理不获已。-----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·邢峦李平传... |
偃武息戈 |
解释: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出处: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嚣(隗嚣)不及此时推危乘胜,以争天命,而退欲为西伯之事... |
嚣(隗嚣)不及此时推危乘胜,以争天命,而退欲为西伯之事,尊章句,宾友处士,偃武息戈,卑辞事汉,喟然自以文王复出... |
偃武兴文 |
解释:同“偃武修文”。出处: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“太尉官罢久矣,丞相兼之,所以偃武兴文也。”语法:偃武兴文... |
太尉官罢久矣,丞相兼之,所以偃武兴文也。如国家不虞,边境有事,左右之臣皆将率也。-----东汉·班固·《汉书·... |
偃革倒戈 |
解释:指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出处: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经史一》:“偃革倒戈,归马放牛,乃灭殷以后事;今楚汉相持... |
偃革倒戈,归马放牛,乃灭殷以后事;今楚汉相持,正是兵锋之交,而言及此,曾不顾其为迂,何也?-----元·刘壎·... |
偃旗仆鼓 |
解释:见“偃旗息鼓”。出处:宋·苏洵《权书·法制》:“偃旗仆鼓,寂若无气,严戢兵士,敢哗者斩。”语法:偃旗仆鼓... |
偃旗仆鼓,寂若无气,严戢兵士,敢哗者斩。-----宋·苏洵·《权书·法制》... |
偃鼠饮河 |
解释:比喻所需极有限。出处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语法:偃鼠饮河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所需极有... |
... |
偃武崇文 |
解释:停息武备,崇尚文教。出处:《魏书·咸阳王禧传》:“国朝偃武崇文,偏舍来久,州镇兵人,或有雄勇,不闲武艺。... |
国朝偃武崇文,偏舍来久,州镇兵人,或有雄勇,不闲武艺。-----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·咸阳王禧传》... |
延津之合 |
解释:见“延津剑合”。出处:清·余怀《板桥杂记·轶事》:“扫眉才子,慧业文人,时节因缘,不得不为‘延津之合’矣... |
... |
延津剑合 |
解释:指晋时龙泉、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。后以“延津剑合”或“延津之合”比喻因缘会合。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... |
方知两剑分而复合,以此变化而去也。至今人说因缘凑巧,多用“延津剑合”故事。-----明·凌濛初·《二刻拍案惊奇... |
延颈举踵 |
解释:踵:脚后跟。伸长勃子,踮起脚跟。形容盼望十分殷切。出处:先秦 庄周《庄子 法箧》:“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,... |
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,曰“某所有贤者”,赢粮而趣之。-----战国宋·庄周·《庄子·法箧》... |
验明正身 |
解释:验清楚确是其本人,而非冒名顶替者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只要‘验明正身’,不是冒充,他... |
请了本营参将,从监里把前番审定的五名盗首,提到大堂,验明正身,登时绑赴校场,一概正法。-----清·李宝嘉·《... |
阎王好见,小鬼难当 |
解释:当:对着。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,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阎王好见... |
... |
宴安鸩毒 |
解释: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。出处:《左传 闵公元年》:“宴安鸩毒,不可怀也。”杜预注:“以宴安比之鸩毒。”语法:... |
宴安鸩毒,不可怀也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... |
宴尔新婚 |
解释: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,后反其意,用作庆贺新婚之辞。形容新婚时的欢乐。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... |
燕尔新婚,如兄如弟。-----·佚名·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... |
妍皮痴骨 |
解释:妍:美丽;痴:痴呆。美好的皮,痴呆的骨头。比喻外表好看,内心不有聪明出处:《晋书·慕容超载记》:“召见与... |
召见与语,超深自晦匿,兴大鄙之,谓绍曰:“谚云妍皮不裹痴骨,妄语耳。”-----唐·房玄龄等·《晋书·慕容超载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