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欲取姑与 |
解释:姑:暂且;与:给与。要想夺取他,得暂且先给他。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,然后找机会夺取出处:春秋·... |
... |
玉箫金琯 |
解释: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。出处:清 龚自珍《能令公少年行》:“一楼初上一阁逢,玉萧金琯东山东。”语法:玉箫金... |
一楼初上一阁逢,玉萧金琯东山东。-----清·龚自珍·《能令公少年行》... |
誉望所归 |
解释:誉:名誉;望:声望;归:归向。指声誉所托为众人所敬仰出处:南朝·梁·任昉《王文宪集序》:“卢钦兼掌,誉望... |
... |
羽翮已就 |
解释:翮:鸟翼。羽毛已经丰满。比喻已得到辅佐之人,势力已壮大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鸿鹄高飞,... |
... |
羽翮飞肉 |
解释:羽翮:鸟羽。比喻集微力亦可举重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中山靖王刘胜传》: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,丛轻折轴,...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,丛轻折轴,羽翮飞肉。-----东汉·班固·《汉书·中山靖王刘胜传》... |
玉宇琼楼 |
解释: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。②形容覆雪的楼宇。出处: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凭高眺远》词:“玉宇琼楼,乘鸾来去,人... |
玉宇琼楼,乘鸾来去,人在清凉国。-----宋·苏轼·《念奴娇·凭高眺远》... |
鱼鲁帝虎 |
解释:谓将鱼误写作鲁,帝误写作虎。泛指文字错讹。出处:清·金桌《〈南海百咏〉跋》:“余家向有钞本,承讹踵谬,不... |
余家向有钞本,承讹踵谬,不无鱼鲁帝虎之失,恨不能一一订正之。-----清·金桌·《〈南海百咏〉跋》... |
语妙绝伦 |
解释:谓言语精妙,无与伦比。出处: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科场对》:“因对云:‘蒋径荒芜,大戛含冤呼大卞。... |
又姚秋农总宪典顺天乡试,有用《尚书》“率循大卞”者,则批云:“‘大戛’二字不典。”疑‘天下’之误。”是科蒋秋吟... |
雨霾风障 |
解释:指狂恶的风雨。出处:宋·吴潜《满江红·九日郊行》词:“尽敛却、雨霾风障,雾沈云暝。远岫四呈青欲滴,长空一... |
尽敛却、雨霾风障,雾沈云暝。远岫四呈青欲滴,长空一抹明于镜。-----宋·吴潜·《满江红·九日郊行》... |
鱼龙漫衍 |
解释:见“鱼龙曼延”。出处: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,作巴俞都户、海中砀极、漫衍鱼龙、鱼抵... |
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,作巴俞都户、海中砀极、漫衍鱼龙、鱼抵之戏以观视之。-----东汉·班固、班昭等·《汉书... |
鱼龙曼羡 |
解释:喻世事变幻。出处:清·龚自珍《小游仙词》之六:“顽仙一觉浑瞒过,不在鱼龙曼羡中。”语法:鱼龙曼羡作宾语、... |
顽仙一觉浑瞒过,不在鱼龙曼羡中。-----清·龚自珍·《小游仙词》... |
鱼龙曼衍 |
解释: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。后形容事物杂乱。也比喻变化很多(含贬义)。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... |
... |
雨巾风帽 |
解释: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。常借指浪游之客。出处:宋·朱敦儒《感皇恩·游□□园感旧》词:“主人好事,坐客雨巾风... |
主人好事,坐客雨巾风帽。-----宋·朱敦儒·《感皇恩·游□□园感旧》词... |
羽旄之美 |
解释: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百姓闻王车马之声,见羽旄之美。”... |
... |
鬻矛誉楯 |
解释:谓自相矛盾,不能两立。语出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楯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楯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... |
楚人有鬻楯与矛者,誉之曰:“吾楯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”又誉其矛曰:“吾矛之利,於物无不陷也。”或曰:“以子之矛陷... |
余钱剩米 |
解释:有剩余的金钱与大米。形容生活富裕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:“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,即用其体... |
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,即用其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,除自给外,每年有余剩。-----现代·毛泽东·《中国社会各阶... |
鱼米之地 |
解释:见“鱼米之乡”。出处: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参相》:“江西是鱼米之地。”语法:鱼米之地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... |
谄以缯帛之利,示以麋鹿之饶,说其鱼米之乡,陈其畜牧之地。-----唐·王睃·《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》... |
鱼米之乡 |
解释:指河流湖泊交错;土地肥沃;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。也作“鱼米之地”。出处:唐 王睃《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... |
告其祸福,啖以帛之利,示以麋鹿之饶,说其鱼米之乡,陈其畜牧之地。-----唐·王睃·《请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... |
语妙天下 |
解释:形容言语精妙无比。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捐之传》:“君房下笔,言语妙天下。”语法:语妙天下主谓式;作... |
君房下笔,言语妙天下。-----东汉·班固等·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... |
鱼沉鴈渺 |
解释:比喻书信不通,音信断绝 。出处:《花月痕》... |
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