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zào jiǎn zì fù
结构联合式成语
作茧自缚。喻做了某事,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。
陶行知《中国大众教育问题》六:“他们帮助敌人造成联合战线攻打他们自己,他们像蚕一样,造茧自缚。”
造茧自缚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自作自受。
他们帮助敌人造成联合战线攻打他们自己,他们像蚕一样,造茧自缚。
-----现代·陶行知·《中国大众教育问题》
在《志公和尚十四科颂·善恶不二》的深刻寓意中,“声闻执法坐禅,如蚕吐丝自缚”这一表述,巧妙地揭示了修行真谛与世俗误解之间的鸿沟。这句话启示我们,真正的佛性觉醒并非源自外在形式的追求,如枯坐冥想或严格遵循教条,而是源自内心世界的觉知与领悟。世人往往迷失于向外寻觅的迷途,误以为通过形式上的坐禅便能成就佛果,殊不知这种盲目的追求,实则如同蚕儿勤勉吐丝,最终却将自己束缚于茧中,难以自拔。成语“作茧自缚”正是从这一寓言中提炼而出,用以形象地比喻那些因不当行为或错误选择而使自己陷入困境、难以摆脱的情境。它告诫人们,在追求目标或解决问题时,应当明智选择方法,避免走入自我设限的死胡同。同时,也提醒我们反思内心,认识到真正的智慧与解脱源自于内心的觉醒与超越,而非外在形式的桎梏。因此,无论是修行之路还是日常生活,我们都应警惕“作茧自缚”的陷阱,学会以开放的心态、智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言行,确保每一步都向着自由与光明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