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解释 出处
笔饱墨酣 解释:笔力饱满,用墨充足。形容诗文酣畅浑厚。出处: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诗话》第六卷:“张孝祥《六州歌头》一阙,淋... 张孝祥《六州歌头》,淋漓痛快,笔饱墨酣,读之令人起舞。-----清·陈廷焯·《白雨斋诗话》...
必不挠北 解释:挠北:败北,作战失败。必定不会失败。出处: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忠廉》:“若此人也,有势则必不自私矣,... ...
鼻头出火 解释: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出处:《南史 曹景宗传》:“我昔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,与年少辈数十骑,拓弓弦作礔砺... 甜如甘露浆,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,此乐使人忘死。-----唐·李大师、李延寿·《南史·曹景宗》...
笔大如椽 解释:椽:房椽;放在檀上架屋顶的木杆。笔大得好像椽子。多形容大毛笔。出处:《晋书 王珣传》:“珣梦人以大笔如椽... 羡君才、有笔大如椽,能超越。-----近代·沈莲·《满江红》...
笔耕不辍 解释:从未中断写作的意思。近义词:笔耕不息... ...
碧血丹心 解释:碧血:血化为碧玉;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;丹心:忠心。形容满腔热血;无限忠诚之心。也作“丹心碧血”。出处... ...
弊衣箪食 解释: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出处:《周书 儒林传论》:“其沉默孤微者,亦笃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... 其沉默孤微者,亦笃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饰腐儒之姿,达则不过侍讲训胄,穷则终于弊衣箪食。-----唐·令狐德棻...
比而不党 解释:比:亲近;党:偏私。 亲近而不偏私。出处: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吾闻事君者,比而不党。”... 吾闻事君者,比而不党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国语·晋语》...
比年不登 解释:比:屡屡;频频。农业连年歉收。亦作“比岁不登”。出处:《晋书 傅玄传》:“时比年不登,羌胡扰边,诏公卿会... 时比年不登,羌胡扰边,诏公卿会议,玄应对所问,陈事切直。-----唐·房玄龄等·《晋书·傅玄传》...
比肩叠迹 解释:比:并。肩并肩,足迹相叠。形容人多出处:唐 柳宗元《与友人论为文书》:“荣古虐今者,比肩叠迹。”语法:比... 荣古虐今者,比肩叠迹。-----唐·柳宗元·《与友人论为文书》...
避烦斗捷 解释: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。出处:清 薛福成《选举论下》:“惟小楷试贴,一望可知优劣,不能无偏重之势,避烦斗捷... 惟小楷试贴,一望可知优劣,不能无偏重之势,避烦斗捷,流风相师,久之而考者阅者,皆忘其所以然。-----清·薛福...
荜门圭窦 解释:筚门:荆竹编成的门,又称柴门。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。出处:宋 陈亮《畏羞于君子》:“此丈夫所当履其道,免笔... 绳枢瓮牖之室,荜门圭窦之堂,尚不然也。-----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·逸士传·李谧》...
闭门塞窦 解释:关闭门窗,堵塞洞穴。多谓防备之严。出处:《宋史 儒林传四 蔡元定》:“若有祸患,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。”... 若有祸患,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。-----元·脱脱、阿鲁图等·《宋史·儒林传四·蔡元定》...
筚门闺窦 解释:筚门:柴门;圭窦: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。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。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年》:“筚门闺... 筚门闺窦之人,而皆陵其上,其难为上矣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...
筚门圭窦 解释:筚门: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篱笆作门。柴门小户,比喻穷人的住处出处:《魏书·李谧传》:“绳枢瓮牖之室,筚门圭窦... ...
避强击惰 解释:军事用语。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。出处:唐元稹《批刘悟谢上表》:“卿宜密运谟猷,明宣... 卿宜密运谟猷,明宣号令,避强击惰,取暴抚羸。-----唐·元稹·《批刘悟谢上表》...
鼻垩挥斤 解释: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。比喻指正错误。出处:典出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,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,匠... 郢人垩漫其鼻端,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,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。-----战国·庄周·《庄子·徐无鬼...
笔伐口诛 解释:伐:声讨,攻打;诛:痛斥,责罚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出处:清 忧患余生《<官场... 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,垄上璠间识者羞。-----明·汪廷讷·《三祝记·同谪》...
比户可封 解释: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。用以泛指风俗淳美。出处:见“比屋可封”。语法:比户可封作谓语、定语;形... 夫古之所谓至治极盛者,曰“家给人足”,曰“比户可封”,曰“刑措不用”。-----近代·严复·《原强》...
比屋可封 解释:意思是在唐、虞时代,贤人很多,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。后比喻社会安定,民俗淳朴。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