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卷席而葬 | 解释: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。极言葬礼之薄。出处: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梁鸿》:“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,封修远伯,使... | 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,封修远伯,使奉少昊后,寓于北地而卒。鸿时尚幼,以遭乱世,因卷席而葬。-----南朝宋·范... |
| 倦尾赤色 | 解释:比喻十分困苦出处:《诗经 周南 汝坟》:“鲂鱼赤尾。”语法:倦尾赤色作谓语;指十分困苦。示例:宋·曾巩... | 鲂鱼赪尾。-----·佚名·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... |
| 涓埃之力 | 解释:比喻微小的力量。出处:宋·岳珂《金佗粹编》第九卷:“念臣寒陋无堪,上感圣恩,备员军事,未有涓埃之力,以... | 誓竭涓埃之力,仰酬雨露之私。-----宋·范祖禹·《谢遣中使赐诏不允表》... |
| 蠲敝崇善 | 解释:蠲:免除;敝:破旧;善:美好。指革除敝政,崇尚雅道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:“且好仁恶... | 且好仁恶杀,蠲敝崇善,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。-----南朝宋·范晔·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... |
| 涓埃之功 | 解释:是很小的功劳的意思 ... | ... |
| 捐忿弃瑕 | 解释:忿:怨恨。瑕:玉上的斑痕裂纹,比喻旧有的嫌隙。抛弃怨恨和嫌隙。指重归于好。出处:宋·苏轼《拟侯公说项羽... | 孤亦愿自今之日与君王捐忿弃瑕,继平昔之欢。-----宋·苏轼·《拟侯公说项羽辞》... |
| 捐金抵璧 | 解释:谓不重财物。语本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璧。”出处:语本晋·葛洪《抱... | 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璧。-----晋·葛洪·《抱朴子·安贫》... |
| 涓滴微利 | 解释:涓:细流;滴:水珠。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。出处:《新编五代史评话 晋史》卷上:“贪取涓滴之微利,而自... | 贪取涓滴之微利,而自弃丘山之大功乎!-----··《新编五代史评话·晋史》... |
| 镌空妄实 | 解释:犹言凭空穿凿,不切实际。出处:宋·曾敏行《独酷杂志》:“切不可闭门合目,作镌空妄实之想也。”语法:镌空... | ... |
| 镌脾琢肾 | 解释:谓精心构思,刻意雕琢文辞。出处:清·刘大櫆《与王君书》:“独念近世以来,其以文章鸣世者,追逐时趋,日就... | 独念近世以来,其以文章鸣世者,追逐时趋,日就衰坏,独足下镌脾琢肾,辞出于己,淘汰净尽。-----清·刘大櫆·《... |
| 镌心铭骨 | 解释:镌:雕刻。意同“刻骨铭心”。形容永记不忘。出处: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获荫》:“漂泊留潭府,荷深思解衣推食... | ... |
| 卷地皮 | 解释:把地皮都卷走了。比喻官吏的残酷搜刮。出处:唐 卢仝《萧宅二三子赠答诗(客谢井)》:“扬州恶百姓,疑我卷... | ... |
| 卷甲韬戈 | 解释:卷起铠甲,收起武器。谓停止战斗。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高祖武德九年》:“故卷甲韬戈,啖以金帛,彼既得所欲... | 我今卷甲韬戈,啖以玉帛,顽虏骄恣,必自此始,破亡之渐,其在兹乎!-----唐·杜佑等·《通典》... |
| 卷甲衔枚 | 解释:谓行军时轻装疾进,保持肃静,以利奇袭。出处:《北史·隋纪下·炀帝》:“其外轻赍游阙,随机赴响,卷甲衔枚... | 其外轻赍游阙,随机赴响,卷甲衔枚,出其不意。-----唐·李大师等·《北史·隋纪下·炀帝》... |
| 卷席而居 | 解释:极言生活之不安定,随时准备逃难。出处:唐·沈亚之《万胜岗新城录》:“冬,纵兵临寿春,屠马塘,走其守令狐... | 冬,纵兵临寿春,屠马塘,走其守令狐通,焚霍丘,淮南郡邑大骇,民人卷席而居。-----唐·沈亚之·《万胜岗新城录... |
| 卷土重来 | ... | 胜败兵家事不期,色羞忍耻是男儿;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-----唐·杜牧·《题乌江亭》诗... |
| 倦鸟知还 | 解释: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出处: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... | 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-----晋·陶潜·《归去来辞》... |
| 捐本逐末 | 解释:捐:抛弃;逐:追逐。指抛弃根本,追求末节出处:《北史 李谔传》:“捐本逐末,流遍华壤,递相师祖,久而愈... | 故文笔日繁,其政日乱,良由弃大圣之轨模,构无用以为用也。捐本逐末,流遍华壤,递相师祖,久而愈扇。-----唐·... |
| 捐躯报国 | 解释:捐躯:舍弃生命。牺牲自己的生命;来报效国家。出处:《元史 王戢传》:“臣以布衣受恩,誓捐躯报国,今既偾... | 仆前后见将帅多是忠义赴功,捐躯报国之人,只缘幕中导之或非其道,以至害事。-----宋·王之望·《回朱都干书》... |
| 捐躯赴难 | 解释:躯:身体。指舍弃生命,奔赴国难。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”语法:捐躯... | 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-----三国魏·曹植·《白马篇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