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|---|---|---|
| 母慈子孝 | 解释:母亲慈祥爱子,子女孝顺父母,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。出处:《尚书·康诰》:“天惟与我彝。”孔传:“... | 天惟与我民彝。-----·佚名·《尚书·康诰》... |
| 母以子贵 | 解释: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。出处:《公羊传 隐公元年》:“桓何以贵?母贵也。母贵则子何以贵?子以母贵,母以... | 桓何以贵?母贵也。母贵则子何以贵?子以母贵,母以子贵。-----元·公羊高·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... |
| 木梗之患 | 解释:喻客死他乡,不得复归故里。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正谏》:“今秦,四塞之国也,有虎狼之心,恐其有木梗之患... | 今秦,四塞之国也,有虎狼之心,恐其有木梗之患。-----汉·刘向·《说苑·正谏》... |
| 木公金母 | 解释: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后用于祝寿,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。出处:宋·张元干《瑞鹤仙·寿》词:“对木公金母,... | 自元始天王、太元圣母还上宫之后,经一劫,乃生天皇氏,治世三万六千年,受书为扶桑大帝,居东极扶桑宫,为东王公。今... |
| 木坏山颓 | 解释:木:梁木。山:指泰山。颓:倒下。梁木折坏,泰山崩倒。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。亦作“泰山梁木”。出处:清·... | 呜呼,天柱折,地维缺,岂止梁木其坏,泰山其颓乎!-----唐·卢虔·《御史中丞晋州刺史高公裨道碑》... |
| 木落归本 | 解释:犹言叶落归根。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安乐奸邪,辰未主之。”颜师古注引三国·魏·孟康曰:“... | 安乐奸邪,辰未主之。-----东汉·班固·《汉书·翼奉传》... |
| 木讷寡言 | 解释:讷:说话迟钝。形容人不爱说话。出处:《晋书·葛洪传》:“为人木讷,不好荣利,闭门却扫,未尝交游。” ... | 为人木讷,不好荣利,闭门却扫,未尝交游。-----唐·房玄龄等·《晋书·葛洪传》... |
| 木人石心 | 解释:形容意志坚定,任何诱惑都不动心。出处:《晋书 隐逸传 夏统》:“统危坐如故,若无所闻。充等各散曰:‘此... | (太尉贾充)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,炫金翠,绕其船三匝。统危坐如故,若无所闻。充等各散曰:“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。”... |
| 木石心肠 | 解释:形容人心肠硬,不为情感所动出处:清 洪楝园《后南柯 辞职》:“虽木石心肠,亦为之动。”语法:木石心肠作... | ... |
| 目不苟视 | 解释:眼睛不随便乱看。形容为人正派。出处:明·李贽《卓吾论略》:“吾大人何如人哉?身长七尺,目不苟视。”语法... | 吾大人何如人哉?身长七尺,目不苟视,虽至贫,辄时时脱吾董母太宜人簪珥以急朋友之婚,吾董母不禁也。-----明·... |
| 目不忍睹 | 解释:睹:看。眼睛不忍看。形容景象很凄惨。出处:清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而军士之折臂断足,血流殷地,偃... | 又导观诸狱,景象甚惨,目不忍视,狼狈而走。-----明·朱国祯·《涌幢小品·丹台记》... |
| 目不识书 | 解释: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出处:宋·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第16卷:“目不识书,而能口占作诗... | ... |
| 目成心许 | 解释:目成:以目传情,心意相通。许:允许;许诺。形容男女双方以眉目传情,互通爱慕之意,心里暗暗相许。亦作“目... | ... |
| 目达耳通 | 解释:形容感觉灵敏,非常聪明。出处: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策考》:“噽为人览闻辩见,目达耳通,诸事无所不知... | 嚭为人览闻辩见,目达耳通,诸事无所不知。-----汉·袁康·《越绝书·外传记策考》... |
| 目瞪口呆 | 解释:瞪:睁大眼睛直视;呆:发愣。眼睛大睁;眼珠发直;张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。出处:元 ... | 项王见我气概威严,赐我酒一斗、生豚一肩,被俺一啖而尽,吓得项王目瞪口呆,动弹不得。-----元·无名氏·《赚蒯... |
| 目瞪口结 | 解释:同“目瞪口呆”。出处:王以仁《流浪》:“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杭的目的时,我真是目瞪口... | 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杭的目的时,我真是目瞪口结的呆住了。-----近代·王以仁·《流浪》... |
| 目瞪舌彊 | 解释: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 ... | ... |
| 目动言肆 | 解释:谓神色不安,语调失常。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使者目动而言肆,惧我也,将遁矣。”... | 使者目动而言肆,惧我也,将遁矣。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... |
| 目注心凝 | 解释:犹言全神贯注。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粉蝶》:“阳目注心凝,对烛自鼓;久之,顿得妙悟,不觉起舞。”... | 阳目注心凝,对烛自鼓;久之,顿得妙悟,不觉起舞。-----清·蒲松龄·《聊斋志异·粉蝶》... |
| 沐露梳风 | 解释:谓受风露轻拂、浸润。出处:宋·王十朋《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植之》诗:“半含欲吐不胜情,沐露梳风睡明月。”语... | 半含欲吐不胜情,沐露梳风睡明月。-----宋·王十朋·《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植之》诗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