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解释 出处
一目五行 解释:犹一目十行。出处:《辽史·杨遵勖传》:“天下之事,丛于枢府,簿书填委。遵勖一目五行俱下,判决如流。”语法... ...
一枕南柯 解释:唐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载,淳于棼梦到槐安国,娶了公主,任南柯太守,享尽富贵荣华。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,原... 蜗牛角上争人我,梦魂中一枕南柯。-----元·关汉卿·《鲁斋郎》...
一索成男 解释:见“一索得男”。出处:宋·王迈《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》诗:“十为良月阳将长,一索成男喜可知。”语法:一索成... 十为良月阳将长,一索成男喜可知。-----宋·王迈·《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》诗...
一索得男 解释:旧时指头胎生子。出处:《周易说卦》:“震,一索而得男,故谓之长男。”语法:一索得男偏正式;作谓语;指头胎... 十为良月阳将长,一索成男喜可知。-----宋·王迈·《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》...
一如曩昔 解释:一:完全;如:像;曩昔:从前。指态度没有变化,完全像从前一样出处:《慈禧太后演义》第32回:“自此次觐见... 凡乌头日用所需,辄同妪启户出粟,为之营辨;己锱铢无所沾染,抱子食贫,一如曩昔。-----清·蒲松龄·《聊斋志异...
以指挠沸 解释:挠:搅。用手指搅开水。比喻不自量力,一定失败。出处:先秦 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... 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挠沸。-----战国·荀子·《荀子·议兵》...
一里挠椎 解释:指一个地方所有的人都说铁椎可以弯曲,人们就信以为真。比喻谣言一再重复,也可以使人信以为真。... ...
以意逆志 解释: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。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;以... 故说《诗》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-----战国·孟轲·《孟子·万章上》...
遗孽余烈 解释:指遗留下来的残余势力。出处:宋 苏辙《唐论》:“高帝(汉高祖)之世,反者九起,其遗孽余烈,至于文景,而为... 高帝(汉高祖)之世,反者九起,其遗孽余烈,至于文景,而为淮南、济北、吴、楚之乱。-----宋·苏辙·《唐论》...
遗孽馀烈 解释:指遗留下来的残馀势力。... ...
一诺无辞 解释:一口答应,没有二话。出处: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四回:“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,如何不肯?一诺无辞,就同六事鬼... ...
一诺千金 解释: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。比喻说话算数;极有信用。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得黄金百... 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...
一呼百诺 解释:诺:答应的声音。一声呼唤就有许多人答应。形容权势显赫;仆从很多。出处:唐 拾得《诗》:“人生浮世中,个个... ...
异派同源 解释:源:来源。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出处:唐·贾束《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》:“慈悲广大兮妙力无边,八万度门兮... ...
一派胡言 解释:指不切实际的言语出处: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2回:“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,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... ...
蚁封盘马 解释:比喻在很小的天地里施展才能... ...
依法砲制 解释:依照老办法制中药。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。... ...
一喷一醒 解释:原指斗鸡用水喷,使之清醒后再斗。后比喻推动督促。出处:唐韩愈《斗鸡联句》:“一喷一醒然,再接再砺乃。”语... 一喷一醒然,再接再厉乃。-----唐·韩愈·《斗鸡联句》...
意虑乖僻 解释:意虑:思考;乖僻:古怪。 所想的事情非常古怪离奇。出处:《南史·何尚之传》:“竣时权倾朝野,偃不自安,遂... 竣时权倾朝野,偃不自安,遂发悸病,意虑乖僻。-----唐·李大师、李延寿·《南史·何尚之传》...
一偏之论 解释:偏于一面的议论。出处:宋·朱熹《答沈叔晦书》:“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,此固一偏之论。”语法:一偏之论作主语... 孟子曰人之性善,荀卿曰其善者伪也。是于圣人皆一偏之论也。-----唐·皇甫湜·《孟子荀子言性论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