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一本万殊 |
解释:本:根源;万:许多;殊:不同。事物虽然千差万别,其实本源同一,比喻事物万变不离其宗,出自于宋·朱熹《朱子... |
... |
异域殊方 |
解释:极远的异域他乡出处:明·王守仁《痊旅文》:“连峰际天合飞鸟不通,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;莫知西东兮维无则同,... |
故虽有峻山巨海之隔,绝域殊方之迥,登峰诡曲之因,皆可得举而定者。-----晋·裴秀·《禹贡九州地域图论》... |
异轨殊途 |
解释:因方式有异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。出处:《新千字文》... |
嬴政焚书,刘彻尊儒。独裁专制,异轨殊途。-----当代·高占祥、赵缺·《新千字文》... |
异政殊俗 |
解释:异政:不同的政教;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出处:《诗经》大序:“至于王道衰,礼义废,政教... |
至于王道衰,礼义废,政教失,国异政,家殊俗,而变风变雅作矣。-----·佚名·《诗经·大序》... |
蚁溃鼠骇 |
解释:形容敌军惊骇溃逃。出处:唐 柳宗元《剑门铭序》:“左师出于剑门,大攘顽嚚,谕引劫胁,蚁溃鼠骇,险无以固,... |
左师出于剑门,大攘顽嚚,谕引劫胁,蚁溃鼠骇,险无以固,收夺利地,以须王师。-----唐·柳宗元·《剑门铭序》... |
一字不爽 |
解释:爽:差错,失误。一个字也不错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7回:“所责之事,皆系平日私语一字不爽。”语法... |
绍定元年,有言举人程文雷同,或一字不差。-----元·脱脱、阿鲁图·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... |
一瞬千里 |
解释:瞬:指极短的时间。一眨眼的时间就一千里路。比喻人进步或事业进展迅速。也形容速度很快。出处:宋·卫宗武《酹... |
瘗马发祥,妖麋应祷,终解从人意。腊前三白,瑶光一瞬千里。-----宋·卫宗武·《酹江月·和友人催雪》... |
依头顺脑 |
解释:形容规规矩矩,十分顺从的样子。... |
... |
一丝不紊 |
解释:一点儿也不乱。形容极有条理。出处:老舍《神拳》第二幕:“我服了,万没想到你会这么细心,井井有条,一丝不紊... |
读诗心须细,密察作者用意如何,布局如何,措词如何,如织者机梭,一丝不紊,而后有得。-----清·吴乔·《围炉诗... |
一丝两气 |
解释:形容人呼吸微弱,将要断气的样子。出处:元 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三折:“我才离了三朝五日,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... |
我才离了三朝五日,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。-----元·岳伯川·《铁拐李》... |
亿万斯年 |
解释:形容长远的年代。出处:《诗经 大雅下武》:“于万斯年,受天之祜。”语法:亿万斯年偏正式;作宾语;多用于祝... |
受天之祜,四方来贺。于万斯年,不遐有佐。-----西周·无名氏·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... |
一至于斯 |
解释:同“一至于此”。出处: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》:“家国之事,一至于斯。非臣之尤,谁任其咎!... |
谗谄之流弊,一至于斯。呜呼!世之君子,可不慎诸!-----南朝梁·刘勰·《刘子·六·伤谗》... |
以私废公 |
解释: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。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六回:“晃回顾众将,厉声大叫曰:‘若取得云长首级者... |
通妻伯父犯法,朗陵长赵俨收治,致之大辟。是时杀生之柄,决于牧守,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,通曰:“方与曹公戮力,义不... |
一览成诵 |
解释:形容记忆力超群,看一下就能背诵。近义词:过目成诵... |
秘监府君亲授以《孝经》,常州一览成诵。-----唐·崔祐甫·《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序》... |
衣宽带松 |
解释:形容人消瘦。出处: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一字字更长漏永,一声声衣宽带松。别恨离愁,变成一弄... |
一字字更长漏永,一声声衣宽带松。别恨离愁,变成一弄。-----元·王实甫·《西厢记》... |
衣带宽松 |
解释:形容人消瘦了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... |
一字字更长漏永,一声声衣宽带松。别恨离愁,变成一弄。-----元·王实甫·《西厢记》... |
蚁穴虽小 |
解释:虽然蚂蚁窝很小... |
... |
一手独拍,虽疾无声 |
解释:疾:急速,猛烈。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。出处:《韩非子·功名》:“人主之患在莫之应,故曰:一手... |
人主之患在莫之应,故曰:一手独拍,虽疾无声。-----战国·韩非·《韩非子·功名》... |
益上损下 |
解释:有益上层的人,损害下层的人出处:《清史稿·世祖本纪》:“厚己薄人,益上损下,是朕之罪一也。”语法:益上损... |
厚己薄人,益上损下,是朕之罪一也。-----近代·赵尔巽·《清史稿·世祖本纪》... |
一无所好 |
解释:好:喜爱。指没有一种爱好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1回:“这些茶树都是家父自幼种的。家父一生一无所好... |
台池苑囿之观,声色狗马之奉,一无所好。万机之暇,独留意经籍,深达古帝王渊微之旨。-----宋·张纲·《进故事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