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遗闻琐事 |
解释:见“遗闻逸事”。出处:蠡勺居士《〈昕夕闲谈〉小序》:“本以存昔日之遗闻琐事,以附于稗官野史,使避世者亦可... |
本以存昔日之遗闻琐事,以附于稗官野史,使避世者亦可考见世事而已。-----清·蠡勺居士·《〈昕夕闲谈〉小序》... |
逸闻琐事 |
解释: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。出处:语出《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》:“此十卷本,乃从毛氏汲... |
此十卷本,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,首尾完具,其间逸闻轶事,皆可以备考稽。-----清·纪昀等·《四库全书总目·... |
异县他乡 |
解释:指远离家乡的外地。 多指关系亲密的两人分别流落在异地。出处:汉·蔡邕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梦见在我旁,忽觉... |
梦见在我旁,忽觉在他乡。他乡各异县,展转不可见。-----汉·蔡邕·《饮马长城窟行》... |
一榻胡涂 |
解释:见“一塌糊涂”。出处:鲁迅《书信集·致曹靖华》:“《铁流》在北平有翻版了,坏纸错字,弄得一榻胡涂。”语法... |
《铁流》在北平有翻版了,坏纸错字,弄得一榻胡涂。-----现代·鲁迅·《书信集·致曹靖华》... |
一榻横陈 |
解释:形容人在床上横躺着。出处:唐·李商隐《北齐》诗之一:“小莲玉体横陈夜,已报周师入晋阳。”语法:一榻横陈作... |
... |
异苔同岑 |
解释:岑:小而高度山。不同的青苔长在同一座山上。比喻朋友志同道合出处:晋·郭璞《赠温峤》诗:“人亦有言,松竹有... |
人亦有言,松竹有林,及余臭味,异苔同岑。-----晋·郭璞·《赠温峤》... |
谊切苔岑 |
解释:切:亲近;苔岑: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形容志同道合,感情深厚。出处:晋·郭璞《赠温峤》诗:“人亦有言,松竹有林... |
... |
一钱太守 |
解释: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。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出处: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个知府,做官极其... |
... |
遗迹谈虚 |
解释:谓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。出处:宋·程大昌《〈演繁露〉序》:“然有退之(韩愈)之学则可,无退之之学而遗迹谈虚... |
然有退之(韩愈)之学则可,无退之之学而遗迹谈虚,恐援据所及,金根金银或相贸易,并可赧矣。-----宋·程大昌·... |
一咏三叹 |
解释: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出处:《荀子·礼论》... |
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-----战国·荀子·《荀子·礼论》... |
一倡三叹 |
解释: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谓一人歌唱,三人相和。后多用以形容音乐、诗文优美,富有余味,... |
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-----战国·荀子·《荀子·礼论》... |
壹倡三叹 |
解释:指一人歌唱,三人应和。出处:《礼记 乐记》:“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语法:... |
... |
一潭死水 |
解释:一池子死水。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。潭:深水池。出处:元 戴善夫《陶学士醉写风光好》:“我正忒坎坷,自怨... |
我正忒坎坷,自怨咨,九重天忽有君恩至,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,也有春风摆动时。-----元·戴善夫·《风光好》... |
一现昙华 |
解释: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。华,同“花”。出处:景定成《稚伶刘箴俗哀词》之三:“翻成薄命红颜女,一现... |
翻成薄命红颜女,一现昙华惹世疑。-----近现代·景定成·《稚伶刘箴俗哀词》... |
以螳挡车 |
解释:用螳螂的胳膊来阻挡车轮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出处:梁启超《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》:“以人力而欲与理... |
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,譬犹以卵投石,以螳挡车,多见其不知量而已。-----近代·梁启超·《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... |
以螳当车 |
解释: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。出处:梁启超《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》:“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... |
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,譬犹以卵投石,以螳当车,多见其不知量而已。-----近现代·梁启超·《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... |
以桃代李 |
解释: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。出处:《再生缘》第三二回:“咳,且慢些笑他的失节,或者刘燕玉也是以桃代李的机关,亦... |
... |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
解释: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出处:元王晔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,一... |
... |
一体同心 |
解释:一体:一个整体;同心:齐心。比喻关系密切,共同一心。出处:《仪礼·丧服》:“父子一体也,夫妻一体也,昆弟... |
父子一体也,夫妻一体也,昆弟一体也。-----·佚名·《仪礼·丧服》... |
衣不蔽体 |
解释:蔽:遮。衣服破烂,连身子都遮盖不住。形容生活贫苦。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1卷:“当初坟堂中教授... |
唯臣衣不盖体,学号寄食于人。-----唐·杜甫·《进雕赋表》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