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国子学国子学的意思
guó xué

国子学


拼音guó zǐ xué
注音ㄍㄨㄛˊ ㄗˇ ㄒㄩㄝˊ

词语解释

即国子监。

引证解释

⒈ 即国子监。 唐宋以国子监总辖国子、太学、四门等学。 元代设国子学、 蒙古国子学、回回国子学,亦称国子监。参见“国子监”、“国子”。

《晋书·职官志》:“及咸寧四年, 武帝初立国子学,定置国子祭酒、博士各一人,助教十五人,以教生徒。”

网络解释

国子学

  • 国子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。晋武帝咸宁二年(公元276年)始设,与太学并立。机构设置为博士五人,正五品上。
  • 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、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助教五人,从六品上。掌佐博士分经教授。直讲四人,掌佐博士、助教以经术讲授。
  • 分字解释


    ※ "国子学"的意思解释、国子学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