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ā

五家


拼音wǔ jiā
注音ㄨˇ ㄐ一ㄚ
词性 数量词

词语解释

五户。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。

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五帝。

谓五行家。

黄帝颛顼五代的历法。

指治《春秋谷梁传》的尹更始刘向周庆丁姓王彦五人。

今文经学家指五代。

北周北齐南朝·南朝·五朝。

指传《春秋》的左氏公羊氏谷梁氏邹氏夹氏五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五户。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。 周代以五家为一比, 春秋时齐国管仲以五家为一轨。

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令五家为比,使之相保。”
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制五家为轨,轨有长,六轨为邑。”

⒉ 指黄帝、高阳、高辛、唐尧、虞舜五帝。

《史记·天官书论》:“自初生民以来,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?及至五家、三代,绍而明之。”
张守节正义:“五家, 黄帝、高阳、高辛、唐虞、尧舜也。”

⒊ 指黄帝、颛顼、夏、殷、周五代的历法。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五家之文怫异,维太初之元论。”
张守节正义:“五家谓黄帝、顓頊、夏、殷、周之历。”

⒋ 指传《春秋》的左氏、公羊氏、穀梁氏、邹氏、夹氏五人。参阅唐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卷一。

何休《<公羊传>序》“传《春秋》者非一” 唐徐彦疏:“旧云,传《春秋》者非一者,谓本出孔子,而《传》五家。”

⒌ 指治《春秋穀梁传》的尹更始、刘向、周庆、丁姓、王彦五人。

《后汉书·贾逵传》:“虽为古学,兼通五家《穀梁》之説。”
李贤注:“五家,谓尹更始、刘向、周庆、丁姓、王彦等,皆为《穀梁》。”

⒍ 谓五行家。

《后汉书·桓郁传》:“帝自制《五家要説章句》,令郁校定於宣明殿。”
李贤注:“此言‘五家’,即谓五行之家也。”

⒎ 指北周、北齐、南朝梁、南朝陈、隋五朝。 《新唐书·令狐德棻传》:“议者以魏有魏收,魏澹二家,书为已详,惟五家史当立。

德棻更与秘书郎岑文本 、殿中侍御史崔仁师次周史,中书舍人李百药次齐史,著作郎姚思廉次梁、陈二史,秘书监魏徵次隋史,左僕射房玄龄总监。脩撰之原,自德棻发之。”

⒏ 今文经学家指唐、虞、夏、殷、周五代。

清刘书年《周时书分四代》:“三科之条,五家之教。三科,谓虞、夏一科, 商一科, 周一科也。古文家説也。五家,谓唐一家, 虞一家, 夏一家, 殷一家, 周一家也。今文家説也。”
章炳麟《訄书·正名杂义》:“夫三科五家,文质各异。”

网络解释

五家

  • 五家是一个汉语词汇,使用朝代是周 ,春秋。
  • 分字解释


    ※ "五家"的意思解释、五家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