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ài mén

外门


拼音wài mén
注音ㄨㄞˋ ㄇㄣˊ

词语解释

1.大门。 2.外城门。

引证解释

⒈ 大门。

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宾如主人服,赞者玄端从之,立于外门之外。”
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万石君徙居陵里。内史庆醉归,入外门不下车。 万石君闻之,不食。 庆恐,肉袒请罪,不许。”

⒉ 外城门。

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谭(袁谭 )然之。遂引兵攻尚,战於外门。”
李贤注:“郛郭之门。”

网络解释

外门

  • 武术传统用语。较斗中,把向前伸出的手臂之前半部分称之为“外门”,后半部分即上臂部分称之为“内门”,这种内外门之分是以自己的肘关节为界的。在实战时,对于对方任何攻向外门的打击动作皆用已方前手来格挡,同样的道理,对于对方任何攻向已方内门的动作皆用后手来防御。也就是说前手主要用来防御外门攻击,后手主要用来防御内门攻击。
  • 分字解释


    ※ "外门"的意思解释、外门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