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huǐ dào
注音ㄕㄨㄟˇ ㄉㄠˋ
词性
名词
水道
(1) 水流的通道,包括沟渠、江河等
(2) 水路
⒈ 水路,航行的路线。
引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晋侯会吴子於良。水道不可, 吴子辞乃还。”
孔颖达疏:“吴地水行,故谓水道不可,谓水路不通。”
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今以长沙豫章往,水道多絶,难行。”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林杨国去金陈国,步道二千里,车马行,无水道。”
清昭槤《啸亭续录·宋人战绩》:“金山之战,乃金人不识水道,侥倖成功,其后终至败覆。”
⒉ 水流的通道。
引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三回:“要不用车,挖了水道,雇上四个长工戽水,也够使的了。”
丁玲《田保霖》:“他们在有沙堆的地方修了水道,利用水力,慢慢地不觉地便把那怕人的沙堆冲平。”
⒊ 游泳池中比赛时用绳子隔开的路线。
例如:在游泳池的水道上,运动员们奋臂击浪,飞速前进。
⒋ 指自来水。
引鲁迅《坟·科学史教篇》:“昔英人设水道于天竺 ……有谓水道本创自天竺古贤,久而术失,白人不过窃取而更新之者,水道始大行。”
人工或天然的通水路线。或水深足够船只航行的航路,如大海峡、河流、海湾或海峡中水深最深、主水流流过的路线,都称为「水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