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īn shān

金山


拼音jīn shān
注音ㄐ一ㄣ ㄕㄢ

词语解释

产金之山。

比喻人的仪表英俊、德行崇高。

西方之山。

山名。在江苏省·镇江市西北。古有氐父获苻伏牛浮玉等名,裴头陀获金于江边,因改名。

山名。在今上海市·松江县附近海中。

引证解释

⒈ 产金之山。

《南史·海南诸国·林邑国》:“其国有金山,石皆赤色,其中生金。”

⒉ 比喻人的仪表英俊、德行崇高。

《梁书·朱异传》:“﹝异﹞器宇弘深,神表峯峻。金山万丈,缘陟未登;玉海千寻,窥映不测。”

⒊ 西方之山。

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跃青龙於沧海兮,豢白虎於金山。”
李贤注:“金山,西方之精也。”

⒋ 山名。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。古有氐父、获苻、伏牛、浮玉等名, 唐时裴头陀获金于江边,因改名。 南宋韩世忠败金兀朮于此山下。

元萨都剌《江城玩雪》诗:“千重铁瓮成银瓮,一夜金山换玉山。”
清陈维崧《添字昭君怨·夜泊銮江》词:“一点瓜洲玉糅,半笏金山雪透。”

⒌ 山名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附近海中。

宋吴聿《观林诗话》:“华亭并海有金山,潮至则在海中,潮退乃可游山。有寒穴泉,甘冽与惠山相埒。”

国语辞典

出产黄金的山。

网络解释

金山 (汉语词语)

  • 金山,拼音jīn shān,是指产金之山,佛学名词是指佛的身体。
  • 分字解释


    ※ "金山"的意思解释、金山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