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场
词语解释
道场
(1)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场所,也指所做的法事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道塲”。 释道二教称诵经礼拜的场所。
引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庾诜》:“晚年尤遵释教,宅内立道场,环绕礼懺,六时不輟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三〇引唐裴铏《传奇·马拯》:“佛室内道场严洁,果食馨香。”
⒉ 成道修道之所。
引南朝梁沉约《<内典>序》:“闻片议而陟道塲,受一言而升彼岸。”
唐卢简求《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》:“胎卵湿化,无非佛种;行住作卧,皆是道场。”
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·方外玄踪一》:“佛印禪师者, 杭之蜡烛菴、圣水寺,皆其道场也。”
赵朴初《印度纪游·访波罗奈城》诗之四:“千古恒河是道场。”
⒊ 寺观。 宋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汉明帝梦金人,而摩腾竺法始以白马陁经入中国, 明帝处之鸿臚寺。后造白马寺居之,取鸿臚寺之义。
引隋曰道场, 唐曰寺,本朝则大曰寺,次曰院。”
《醒世恒言·独孤生归途闹梦》:“遐叔与白氏看了,叹道:‘这等一个道场,难道没有发心的重加修造?’”
《小说选刊》1984年第3期:“这了千自湖南衡山前来京城,手中托着个金盘,金盘里放着他自己剁下来用滚油煎焦了的右手,专向王公大臣募化,发愿修一片文殊道场。”
⒋ 指和尚或道士做法事的场所。亦指所做的法事。
引唐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抱真命於鞠场,积薪贮油,因为七日道场。”
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怎遮当!贪看鶯鶯,闹了道场。”
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二》:“汝倘作道塲度我,我得转轮,即亦解寃矣。”
沈从文《主妇集·贵生》:“老太太死时,他办丧事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道场,花了一万六千块钱。”
⒌ 佛教界。
引唐辩机《<大唐西域记>赞》:“闻所未闻,得所未得,为道场之益友,诚法门之匠人者也。”
国语辞典
宣扬佛法、修炼道行的场所。
网络解释
道场
分字解释
※ "道场"的意思解释、道场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